这家小店每天只卖“两碗”,竟天天爆满,被顾客踏破门槛!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现在,北方和南方对饺子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叫“饺子”;江浙叫“馄饨”;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在福建,大多数地方叫“扁肉”,“扁食”的叫法,也只在闽南一带流传。传说是由建瓯人所创制的,故称“建郡扁肉”。

这家小店每天只卖“两碗”,竟天天爆满,被顾客踏破门槛!

“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与北方馄沌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馅上。肉馅都是用凌晨宰的生猪新鲜腿纯瘦肉,不得下水,制作不过午。与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制作过程主要特点是“打肉”,将腿肉去除筋膜,顺肉纤维横切成较大块状或条状,放在木墩上用木锤敲打。包扁食的皮是用面粉和少许碱水,打成薄皮;扁肉汤则是用猪骨头在温火中熬出清汤。解放前仓山区观井路“极雅”扁肉店最享声誉。主要是皮薄馅饱,调味适宜,加上高汤(味好的汤),为群众所赞赏。解放后曾参加市名点展览,得到好评。

这家小店每天只卖“两碗”,竟天天爆满,被顾客踏破门槛!

扁肉在福建省各地广泛流传,但制作方式略有不同。如福鼎带海鲜味;莆田、闽候尚干等地以剁馅为主。霞浦扁食与福州肉燕做法及其相似,区别主要在皮的原料上,霞浦扁食的皮是面粉加番薯淀粉,福州肉燕的皮是猪肉加番薯淀粉。包馅也和福州肉燕一样,只用薄竹片抹一点馅在皮上,因此霞浦扁食吃的是皮和汤。在闽北的建阳市水吉扁肉最为出名,而水吉是在解放前从建瓯分离出去的,同样在靠近建瓯的政和(东平扁肉)、松溪(一里香扁肉)制作工艺传承自“建郡扁肉”。至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名闻天下的“沙县扁肉”,其根源亦出自建郡扁肉。

这家小店每天只卖“两碗”,竟天天爆满,被顾客踏破门槛!

厦门的扁食店很多,满街随处可见妙香扁食、扁食妹、阿肥发扁食等。但在老厦门人的眼里,它们并不能真正代表厦门人的口味。和大多数美食一样,真正好吃的扁食店,通常都是蜗居在深巷中,虽环境简陋,但却有真正的美味。有26年历史的劳松扁食拌面,可算是厦门扁食的一张名片。在厦门,劳松扁食店是一家家喻户晓、老字号的小吃店,天天人就是很多;生意很好。早上6点30分就会有人排队来买热腾腾的扁食,下午1点30分到3点30分要休息;7点30分左右关门;每年春节,店里至少放假15天。

这家小店每天只卖“两碗”,竟天天爆满,被顾客踏破门槛!

一般来说,老字号的小吃店,是很难对他们店铺的环境给出【好】的评价的。但是在劳松,店面虽然不大,可是卫生做得很好,无论什么时候去,看到的都是:店堂明亮;桌椅干净;地板整洁,绝不会给你油腻腻的感觉。而且店员妹子个个看起来干净清爽,穿着统一的运动装,整齐划一,真有点像SHE的组合。值得称赞的是:姑娘们的记性很好,生意再忙,客人先来后到的顺序绝不会弄错,这一点让人看的很窝心。厦禾路的老店原本是店老板的出生地和最初的住处,之所以会取名“劳松”,是源自于朋友和同学对自己的亲切称呼“罗松”的谐音。

这家小店每天只卖“两碗”,竟天天爆满,被顾客踏破门槛!

扁食好吃与否取决于肉馅的味道,劳松扁食的肉馅都是用每天凌晨现宰的新鲜猪肉,肉质纯净,新鲜脆嫩。不管是调味,还是“打肉”,该掌握的关键技巧,店老板对自己的要求都特别严格,以免差之毫厘,味道就失之千里了。劳松的扁食味道比较适合闽南人的口味,不咸不辣,皮很薄;肉很Q;扁食汤则是由猪大腿骨熬制而成,香而不浓,清而不淡,绝对称得上扁食中一绝了!

这家小店每天只卖“两碗”,竟天天爆满,被顾客踏破门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