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百年輝煌歷史背後的企業性格與辛酸

博世:百年輝煌歷史背後的企業性格與辛酸

德國的千億企業不少,可至今仍然驕傲地以家族企業形象示人的不多,德國千億級工業巨鱷博世集團(Robert Bosch GmbH)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博世二字是創始人羅伯特·博世的姓。博世家族已經進入第三代,羅伯特最大的遺願,就是確保公司基業長青。現在,博世這個德國姓氏全球都看得到,從電冰箱烘乾機到汽車導航,算得上名留青史。

“我有錢是因為工人開了高薪”

沒有去過斯圖加特很難了解德國,這裡誕生了保時捷和奔馳。這座城市剛柔並濟,歷史與現代完美交融。

1886年的11月,羅伯特只有20出頭,沒有大學學歷,做過幾年學徒,遊歷過數個國家。他用父親留下的一萬德國馬克遺產,在斯圖加特創建了名為“精密機械和電力工程技術”的小公司。

100多年前,年輕人選電氣行創業是很潮的,就像30年前在北京開一家IT互聯網小公司一樣。一間辦公室,一大一小兩個工作室,三個人。博世的公司做電鈴,電話機,點火器,電燈,甚至香菸盒,產品種類多到就連當年的學徒都記不清。

年輕的羅伯特很快因為盲目生產入不敷出,他借錢,貸款,擴大生產,繼續陷入困境。他本人將自己早年的創業總結為“踉蹌而行”。

這種惡性循環持續了近十年,直到他改進的一款電磁點火器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

1897年,再三經過改良的電磁點火器第一次被裝在一部法國產的三輪車上。此後突破性的高電壓電磁點火系統,讓博世一腳踏入國際汽車行業提供商的行列。這才是羅伯特的公司真正的轉機。

1900年,博世第一次在斯圖加特建了工廠,第一次成立銷售部。之後迅速國際化,進入法國、英國、美國市場。1906年,公司生產出了第十萬個D6型電磁點火器。員工增加到526名。1909年,羅伯特·博世有了專業的知識產權部門。

博世家族第三代,羅伯特的嫡孫克里斯托坦言,“時代變了,羅伯特·博世的故事很難被拷貝”。

羅伯特·博世身上有很多德國人的優良品質:他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的生命;是個技術擁躉,如果舊設備,哪怕是一把舊椅子影響到了工作效率,絕對立即更換。

為了方便拜訪客戶,羅伯特1890年從英國買了一輛自行車。這輛稀罕物價值不菲,自行車本身都成了活廣告。為了方便客戶找到他,羅伯特每年花十分昂貴的租金租了一部電話;為了及時瞭解商業動向,在信息閉塞的一百多年前,他訂閱貿易期刊,在報紙上打廣告。

博世:百年輝煌歷史背後的企業性格與辛酸

博世公司創始人羅伯特 ∙ 博世和他那一百年前很潮的英國造自行車

“祖父相信好的工作環境和先進的設備能帶來最佳工作效果。例如,工人要受到好的教育,身體健康,工作中也要呼吸新鮮的空氣。祖父嘗試8小時工作制,兩班倒,因為他認為這樣工作效率最高。1個世紀前,他給員工“安家費”,讓他們可以有買第一套房的首付款。”克里斯托弗還原了一些羅伯特的管家方式。

羅伯特本人之後總結說:“不是因為我有錢才給工人開高薪,而是我給工人開了高薪,這才變得很有錢。”

“有一次他說:沒有東西是改進不了。他有風險意識,很怕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例如一家公司只有一種產品,或只專注於一個門類。”

博世公司前主席,現監事會主席菲潤巴赫舉例說,一戰後,政治經濟環境惡劣,訂單縮水。博世的對策是拓展南美市場,從汽車部件提供商拓展到電氣集團:從生產電動剃鬚刀到鑽孔機,之後還有冰箱,收音機和電視機。”菲潤巴赫認為現在博世有四大門類的產品(汽車零部件,工業,能源和建築),就是創始人理念的延續。

“在一戰爆發之前,博世公司90%的銷售已經是來自於德國以外。後來一直如此,現在博世在全球市場也都很活躍。”

“想象一下,那時的通訊工具多麼欠缺:去一趟美國需要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還沒有便利的通訊。你能做的,就是派遣一兩個可以信賴的人,卻不能指望你可以隨時知道那裡發生了什麼。從技術角度來說,國際化是非常大的決策,需要很大勇氣,今天的企業國際化簡單太多。”菲潤巴赫坦言。

博世:百年輝煌歷史背後的企業性格與辛酸

1898年,羅伯特 ∙ 博世在英國倫敦開設了第一家海外辦事處

博世家的繼承者難題

羅伯特其實一早就選定了他的繼承人:他與第一任妻子的第一個兒子小羅伯特。11歲時,小羅伯特就開始幫助父親處理庫存方面的事宜,18歲就進入公司做學徒。可僅僅一年後就因為身體原因退出,在經受多發性硬化症數年的折磨後,30歲的小羅伯特於1921年早逝。

在唯一的兒子經受病痛最後不幸去世的這段時間,羅伯特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原本碩果累累的海外市場一片狼藉。加上自己也偶染疾患,羅伯特開始擔憂接班人的問題。

為了避免他去世後公司因為誰來掌權發生內訌,羅伯特做了多種嘗試。他第一個嘗試是在1917年設立羅伯特-博世股份公司(Robert Bosch AG)基金,7位總監分享49%股權。可後來發現股份公司並不能保證公司長治久安。

兒子早逝,夫妻離異,再婚。1928年,67歲的羅伯特老年得子,依然取名為小羅伯特。當年的羅伯特除了陪伴妻子和兩個孩子,更專注於他的社會企業家義務,對公共教育系統的興趣尤甚。

1937年,他購回之前出售給各位董事的股份,將公司轉變為一間股份不公開的有限責任公司(GmbH)。當時公司的員工規模已達到1.8萬人。他本人擔任監事會主席,日常事務則交給董事會。

1938年,羅伯特開始正式撰寫遺囑。對於繼任者的選擇標準,他定義為“我最看重的是公司可以被維護得很好,儘可能代代相傳,一直保持金融獨立,自治。”當年小羅伯特只有10歲,羅伯特並沒有把他指認為第二任CEO。

1942年,81歲的羅伯特每週去辦公室兩三天,直到辭世。他用一生的時間建起博世工業帝國,期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中年喪子,離異,再婚,老年得子。命運如此波折,他去世時,對外是二戰的風雨飄搖,對內是年僅14歲的幼子。如他數年前就預見到的,小羅伯特不可能直接接班。

“他(祖父)的遺願十分明確,企業比家人重要。他很珍愛自己的家人,但是他也很明確,如果後人不能勝任,那不如就讓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他(祖父)去世時,二戰還沒有結束,企業的未來,國家的未來都完全不明晰。他組建了一個‘委員會’,由他的親信與好友們專業人士來研究制定一個系統,保障公司未來。最終,這個委員會幫助企業度過了有史以來最困難的時候。”克里斯托弗解釋說。

羅伯特去世時,他的財富和公司的未來,一併交給了他最信任的7個人。這7人被認為是最瞭解羅伯特的想法和心願的。當年的總經理Hans Walz成為博世帝國的掌門人。羅伯特給他們如何做決議確立了細緻的指導準則。

“二戰以後,博世的家人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勝任公司領袖的角色,但第二代依然扮演著公司監管的角色。基本的原則是,優秀的家族成員完全可以進入公司管理層,但他們不會因為是博世的後人而獲得特權。”克里斯托弗坦言。

博世:百年輝煌歷史背後的企業性格與辛酸

1900年,博世在斯圖加特建的第一家工廠

博世的“三權分立”

1964年,非盈利的博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之後的羅伯特·博世基金)收購了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obert Bosch GmbH)93%股權,成為絕對大股東。博世家族擁有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7%的股份。主要投票權(93%)轉至新成立的羅伯特-博世工業信託公司。

博世公司的企業所有權和重大決議的投票權分屬兩個機構。至此,博世家族的產業所有權,控制權和經營權確定了一個三權分立的微妙制肘。這種花費了22年時間才築建起的絕對平衡,符合羅伯特-博世最初的構想。

博世:百年輝煌歷史背後的企業性格與辛酸

博世公司前主席,現監事會主席菲潤巴赫

如今,羅伯特-博世慈善基金是歐洲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機構之一,斯圖加特羅伯特-博世醫院所有者。基金的辦公總部是羅伯特的故居,一幢有百年曆史的大別墅。

“博世基金會和博世家族的聯繫非常緊密。基金會負載著家族長遠願景。通過將股份安全地保管在基金會,公司的未來得到保障。基金會本身是為公眾謀福利的。你可以把基金會看成慈善組織。這個慈善組織的特別之處,是它本身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大股東,可又不做任何生意決策。”

“我的祖父希望可以用公司的盈利為公眾謀福利,以前他做決策,決定公司的哪一筆收入來做怎樣的善事。現在,則是羅伯特遺囑中設定的公司章程保證目標實現。繼任者花了很多年才把這樣一種設想嵌入公司的組織結構裡。”克里斯托弗解釋說。

克里斯托弗把“博世章程”理解為:有限公司,基金會和博世家族三權分立。

博世:百年輝煌歷史背後的企業性格與辛酸

1940年,羅伯特 ∙ 博世在斯圖加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開設了醫院

基業長青的挑戰

即使企業規模大如博世,也要對保持獨立性時刻警惕著。

自1886年成立而來,博世公司只有6任CEO(包括羅伯特 · 博世)。菲潤巴赫認為,高管層的絕對穩定,是抵制收購,保持獨立的必備要素。

“羅伯特·博世定下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公司長壽,這要求公司在金融運行方面獨立,資金富足。他把這些目標放在家族利益之上。”菲潤巴赫解釋說。

“按照創始人的遺願,我們要保持增長。這個目標被量化為平均年增長率達到8%。管理層雖任務艱鉅,可在過去50年,這個目標都是達成的。這8%裡,有5%來自內部有機增長,3%來自於併購。”

為什麼羅伯特 · 博世在遺囑中要再三強調金融獨立?

菲潤巴赫解釋說:“在一戰和二戰期間,羅伯特·博世發現,如果公司外部有人每天對公司運營指手畫腳,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賺取最高的利潤。所以,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一定要保證金融獨立。”

“既然不能依靠金融市場融資,為了實現增長所做的投資都必須是我們自己賺的錢。我們有少量的銀行借款,但是一些大的併購,最終還是要靠自有資金實現。這就是為什麼8%的增長目標必須實現。在金融市場,我們完全獨立。不是我這麼說,金融分析師們也是這麼說的。”

“我們在汽車行業如此強大的原因之一,是在創新領域有鉅額投資。和上市公司不同,我們在做決議的時候,只要能夠說明某一項投資長期而言對公司有意義,這個錢就可以花。”

總體說來,在研發領域,博世的投入是銷售額的10%。菲潤巴赫說,博世的競爭者在研發方面的投資大概是銷售額的3%到6%。

“很多德國企業認為,股東為大,企業所做的所有事情最終都是為了給股東牟利。這個觀點是通行且錯誤的。我只能說,股東利益和員工利益同等重要。”

家族企業如何長壽這個問題是近些年探討的熱點,對於“基業長青”這個問題,博世家族是這麼看的。

克里斯托弗認為: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質,起碼在創業之初是有的,但隨著企業不斷創新改進,很多企業不知不覺把自己給丟掉了。

“這反倒是家族企業的好處。因為家族企業融入了家族的因素,家族的價值和凝聚力是一間公司辨識度很高的身份符號,容易長久保持。與此同時,由於不是上市公司,家族企業在做規劃和制定策略時,不必受到季報半年報的禁錮,而是考慮一代人,或是下一代人的利益。這樣制定出的策略更長期。”

“有一個挑戰是對所有企業都存在,就是如何保證不要失去自我。”克里斯托弗說得很坦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