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長安、滴滴眼中的自動駕駛

全球車市目前正在低谷中前行,中國車市也難逆大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1-9 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 1814.9 萬輛和 1837.1 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 11.4% 和 10.3%,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 590.3 萬輛,同比下降 18.5%。

在市場下行之時,需要業內企業合作,一起探討、尋找新的增長引擎。

1、博世與廣汽在 AVP 領域達成合作

今年 7 月,博世與戴姆勒合作的自動代客泊車(AVP)系統項目正式獲得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有關部門的批准,允許其在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停車場開展自動代客泊車服務,這是全球首例獲得政府許可的 L4 級別自動駕駛落地項目。

博世、長安、滴滴眼中的自動駕駛

在德國上馬之後,博世很快將這套系統移植到了國內。

今年 10 月 23 日,博世在其“2019 年智能出行大會”上正式宣佈與廣汽研究院在自動代客泊車技術上達成合作,共同推進自動代客泊車技術在中國的場景化應用。

雙方將在廣汽研究院的停車場進行 AVP 系統的測試,將對該停車場進行基礎設施改造。目前採用的車輛平臺是純電動車廣汽傳祺 GE3。

博世、長安、滴滴眼中的自動駕駛

據博世智能網聯事業部智慧交通出行解決方案總監王挺介紹,在車端,主要要求車輛配有電子手剎、線控剎車、自動變速箱、電子轉向以及遠程喚醒功能,最後還需要一個互聯裝置。而這些配置在當今的主流車型平臺和未來車型平臺中都會是標配。

而在停車場端,博世會佈置其自研的智能攝像頭(現階段依然採用的是激光雷達),對車輛做定位、對障礙物做識別。

同時,會在停車場里布置本地服務器,它相當於人類的大腦,會為車輛指派車位,並且規劃最優的路徑。

此外,還會在停車場建立 V2I 通訊網絡,可以保證基礎設施和車保持實時、可靠的通訊。最後需要一個智能雲端(博世雲),這個雲端可以處理各種停車請求,連接用戶和車輛以及基礎設施。

博世、長安、滴滴眼中的自動駕駛

在博世的規劃中,未來 AVP 系統可以通過智能雲端互聯,打造一個很強的生態,在這個生態當中,可以實施更多具有附加值的服務,比如車輛自動充電、無人洗車、快遞交付等。

而在廣汽方面,他們計劃在 2020 年下半年在某些車型上進行自動代客泊車技術量產的嘗試。從 2021 年開始,會在高配、頂配車型上嘗試搭載自動泊車的功能。

眼下,他們還有兩個先驗功能在研發,包括停車場導航和記憶泊車。

2、長安的自動駕駛攻勢

V2X 技術、車路雲協同控制,都是在為車輛的“網聯”蓄力;而自動駕駛技術則為車輛的“智能”插上雙翼。未來,二者合流,真正的智能網聯汽車便能真正上路奔馳。

博世、長安、滴滴眼中的自動駕駛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劉波

長安一直是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持續研發的企業,早在 2016 年 4 月,長安的睿騁自動駕駛汽車就從重慶行駛 2000 公里至北京,完成國內首個超長自動駕駛測試。經過幾年的發展,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劉波分享了他們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最新進展。

智能化如今是長安優先的企業發展戰略:

2018 年長安發佈了“北斗天樞”計劃,要從傳統的汽車製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他們的目標是在 2020 年實現新產品 100% 的聯網、100% 的駕駛輔助系統,同時要完成 L3 自動駕駛的開發,到 2025 年長安汽車的車載功能要實現 100% 的語音控制,同時要完成 L4 級自動駕駛平臺開發。

在這一戰略下,長安汽車開啟了多方面的投入。

長安的智能化研究已經展開了全球佈局,已在重慶建立了智能化研究院,於美國底特律、硅谷設立了智能化研發中心,同時也是重慶市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核心車企。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長安建立了多個院士工作站,與華為、高德、訊飛建立了聯合實驗室,與騰訊成立了合資公司。而在人才隊伍構成方面,長安採用全職+聯合+特聘的形式,已形成一支包含中國工程院院士、“兩江學者”專家、千人計劃成員、行業領軍人物在內的超千人的智能化研發團隊。

長安汽車計劃每年投入不低於總研發費用的 10% 用於車輛智能化研究。

在階段性成果方面,長安汽車已經實現了集成式自適應巡航、遙控泊車等 14 項技術的產業化。

2019 年 7 月 25 日,長安在仙桃數據谷啟動公共道路 Robotaxi 網約車示範運營,目的已有 4000 餘外部用戶體驗了這一服務,總行駛里程累計達 3 萬公里。

長安還在自動駕駛測試方面進行能力的搭建,除了試車測試之外,還建立了 L3 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的虛擬仿真平臺,支撐產品開發。

3、滴滴的自動駕駛新進展

不久前加入滴滴自動駕駛公司任 CTO 的韋峻青最近常出現在各類論壇和交流會上,在自動駕駛這件事上,滴滴正有意將自己推銷給業界以及公眾。

滴滴內部研究自動駕駛起始於 2016 年,今年滴滴將自動駕駛研發部門升級為一家公司,韋峻青表示這是為了更好地與學術界和工業界合作,取得更快的進展。而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更好地吸引投資。

博世、長安、滴滴眼中的自動駕駛

滴滴自動駕駛公司 CTO 韋峻青

滴滴自動駕駛公司超 200 人的團隊分佈在中、美兩地,現階段,滴滴的車正在上海、蘇州以及加州山景城的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路測。

韋峻青透露,他們很快會在上海部署其第三代自動駕駛車輛平臺,將與一家國外企業和一家本土企業進行合作。該平臺接近於量產,其主要特點是:穩定和高性能。從算力的角度來說,相較於上一代計算平臺要提升 5-10 倍。

大數據一直以來是滴滴非常重要的能力,而這一項能力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在車輛感知能力方面,滴滴擁有全球最大的自研的標記數據網絡,可以對感知系統進行訓練,不斷迭代感知算法。

韋峻青介紹,滴滴擁有近百萬輛裝有傳感器(前視攝像頭以及車內攝像頭)的車輛,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地圖數據的採集,而後將這些數據分發給數千位工程師進行驗證,打造出數千公里的高精地圖網絡,其精度可以做到釐米級。並且,他們能夠完全自主進行維護與更新。這對於自動駕駛車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助力。

在系統的測試驗證方面,滴滴除了路測之外,構建仿真平臺也是他們進行自動駕駛算法訓練的途徑,這樣的仿真平臺的存在,能夠為其測試效率提升 1000 倍。

既然滴滴要開始示範運營,那具體的落地、派單形式也需要明確。

韋峻青表示,他們已經完成了混合派單 APP 客戶端的開發,將來在上海區域,滴滴的 APP 不光有滴滴專車、網約車,自動駕駛車輛也會在上面顯示,若乘客的起點和終點都在上海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域內,滴滴將派遣一輛自動駕駛車輛進行接駁。

上海的用戶可以期待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