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作者 / Shanny

真正的偶像不是一夜成名,真正優秀的偶像公司也經得起時間的淘礪。

“從來沒有對一個明星這麼zqsg(真情實感)過,很開心能見證你走到第一,現在我也是第一名的粉絲了,”7月28日晚,SNH48成員李藝彤的粉絲Lim在朋友圈寫下這麼一段話。

當晚,為了到現場看總選,她請了三天的假從武漢趕來上海,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和上萬名粉絲共同見證“砥礪前行”SNH48 GROUP 第五屆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年度人氣之王的誕生。這是SNH48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總選,共有來自SNH48(上海)、BEJ48(北京)、GNZ48(廣州)、SHY48(瀋陽)、CKG48(重慶)五大團體共303名成員參選。

而遠在英國留學,黃婷婷的粉絲小V則通過YouTube觀看了直播。和去年一樣,今年總選海外直播平臺仍是YouTube。此外,咪咕音樂、騰訊視頻、動感101電臺也可以同步收看和收聽。據統計,本次全平臺觀看直播的人數達到2419萬。“不是我吹,舞臺效果和燈光都特別贊,”小V在電話裡如此形容。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TOP66人氣成員名單已經揭曉。今年,在人氣成員鞠婧禕不參選的情況下,前三甲名次沒有太大的懸念:李藝彤(40.2萬票)、黃婷婷(27.6萬票)和馮薪朵(17.4萬票)。

演出結束後,是為期兩天的握手會。粉絲可以憑握手券和偶像進行握手、簽名和合影。“以前我也追星,但沒有體驗過這種握手會,SNH48這種形式讓我可以近距離接觸愛豆,”剛參加了握手會的Lim說到。

偶像產業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成立六年、如今已成為行業標杆的 SNH48 GROUP 用這樣一場精緻恢弘的總決選告訴了整個行業答案:唯有對“偶像”身份本身的尊重與打磨,唯有對製作能力內功的持續修煉,才能讓自己永遠站立在潮水的前方。

“她有野心,我做不到,但很佩服”

“看到李藝彤披著紅色斗篷上來的那一刻,我就忍不住哭了,”總選上,在現場的Lim和眾多“卡推”(李藝彤粉絲)全程都在為愛豆呼喊,“到現在嗓子都是啞的。”

在偶像養成系的遊戲規則裡,從來沒有一舉成名的故事。剛出道時,李藝彤只是替補成員。2015年,她拿下了總決選第三名;16和17年,她連續兩年第二,以至於她在去年舞臺上不甘地說:“明年(第一)這個位置,一定是我的。”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如今,她如願摘得桂冠。面對質疑的聲音,她的回應也很爽快:“期待大家來跟我握手,我會讓你們感受到我的真誠。”這種不加掩飾的狠勁,是粉絲欣賞她的特質之一。

Lim喜歡李藝彤三年,最初是從《貼身校花》留意到這個女孩,覺得很漂亮、討喜。用飯圈的話說,每個粉絲入坑的過程都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終於人品”。她欣賞李藝彤的身上的熱血和中二性格,但隨著認識深入,她在李藝彤身上找到了另一個“自己”,是她想成為的那鍾。

“她敢直接表露自己的野心,這點我做不到,但我很佩服這種人。”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而小V則認為,偶像特質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小V在2016年入坑SNH48成員黃婷婷,在此之前,她已有過多年豐富的飯韓團經驗。在她看來,和韓團不一樣的是,養成系的偶像剛推出時並非“成熟的藝人產品”,人設和特質是後期粉絲充分發揮能動性共同打造出來的。

小V坦言,其實黃婷婷是第一眼看過去並不是那麼引人注目的姑娘,甚至有些普通。不過,從普通到挖掘她身上的閃光點,這個過程對於粉絲來說有種不言而喻的成就感。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 第五屆SNH48總決選上的黃婷婷

“國內飯圈普遍承擔了‘經紀人’角色,而平臺主要負責愛豆的業務培訓和各大活動。不過,一個團幾百個成員,平臺很難兼顧到單個成員的發展,這時候粉絲就會充分發揮應援、打榜、控評能力,給愛豆定人設做推廣,幫忙規劃她的事業。”

偶像養成模式,正是SNH48背後平臺絲芭文化的造星邏輯。在這套邏輯下,平臺通過初步培訓推出“新生代偶像”,再利用劇場、總決選、握手會、周邊產品等方式增加粉絲粘性,將偶像的前途與粉絲的努力相連,強調參與感、陪伴感和成功的代入感。成立六年來,SNH48秉持“夢想、汗水、堅持”的中國本土偶像精神,目前已逐步成長為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大型女子偶像團體。

此前,SNH48的投資人陳悅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非常看好這種偶像養成系的模式。一方面,養成的主要力量來源於粉絲,他們能夠親自目睹偶像們從懵懂少男少女一步步成長為真正明星,從而產生共鳴。另一方面,粉絲通過活動形成的高粘度和忠誠感,有利於平臺進一步實現完整的產業鏈佈局。

這個過程中,粉絲和偶像是共同成長的。今年剛滿20歲的Lim解釋,因為喜歡李藝彤,她高考後選擇報考新聞系專業,希望之後有機會能成為記者坐在自己的愛豆麵前做採訪。甚至,她學會了攝影、PS等技能,這次去上海觀看總選的費用,就是她憑藉業餘技能做兼職所得。

而小V則坦言,為了推廣愛豆,她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學會了各種網絡宣傳的技能。這些付出的回報就是,見證黃婷婷一點點成長,最終奪得第二名,她覺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安心”。

“再辛苦都是值得的,”電話裡,Lim不斷重複這句話。今天,她在朋友圈告別了這次短暫的旅程:

“這次去算是了了我三年的心願,原來夢想成真的感覺這麼爽。以後要努力學習、工作,迴歸美好生活。”

狂歡過後,成員能否實現華麗轉身?

總選當天,在英國讀博的小V通過YouTube觀看直播,中途出現了小插曲,“最後不得不轉騰訊視頻追完全程。”

對於這個國產偶像女團SNH48來說,這並非她們第一次“名揚海外”。早在2015年第二屆總選的時候,關於演唱會的宣傳就登陸過美國時代廣場,被外媒報道稱是“來自東方的青春與活力”。此外,SNH48在日本、香港、臺灣、泰國、韓國等地都遍及了粉絲,並形成了各自的應援隊伍。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雖然不能親臨現場,但小V依然能通過舞臺和燈光效果,感受到演唱會“很燃”。本屆演唱會特別定製的五角星型延展臺,不僅進一步拉近了觀眾和舞臺的距離,也意喻著參與本屆總決選的少女偶像戮力同心、砥礪前行的信念,與本次總決選主題不謀而合。此外,現場還佈置了創意性多維巨屏,大屏實景,實現沉浸式體驗。

演出部分則由曾為張惠妹、王力宏、蔡依林等製作過世界巡演的亞洲頂級娛樂製作公司“源活娛樂”操刀製作。在現場的“Lim”稱,除了李藝彤奪冠那一幕,李宇春的表演讓她印象很深刻。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 李宇春

作為特邀嘉賓,李宇春連唱了《流行》、《野蠻生長》、《下個路口見》三首曲目。有趣的是,現場河粉(SNH48粉絲)用特有的打call應援方式,和李宇春的表演互動進行互動。“超絕卡哇伊李宇春”、“虎火發動”的call語將現場氣氛點燃。微博上,有網友點評“兩個領域的頂級偶像同臺,真是突破次元壁的場面”。

數據顯示,當晚觀看總選直播的人數超過了2419萬,“李藝彤總選第一”、“陸婷 腿”“謝蕾蕾分團第一”等話題紛紛登上微博熱搜榜。

狂歡過後,對於粉絲來說,更關心的其實是偶像今後的事業規劃。以TOP成員鞠婧禕為例,此前在團期間,就已經參演了《九州·天空城》、《熱血長安》等作品。去年她晉升SNH48 GROUP明星殿堂,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影視、廣告等資源更紛至沓來,其最近主演的《芸汐傳》正在愛奇藝熱播,點擊量突破22億。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然而,今後不斷冒出的李藝彤們,是否也能夠複製同樣的成長路徑?“既然都第一了,有什麼資源趕緊砸過來吧!”這是Lim和其他粉絲共同的期待。

事實上,絲芭文化依託平臺造星能力和粉絲優勢,在影視、遊戲、動漫等領域都展開了全方位的佈局,現已成長為中國偶像製造頂級品牌。

SNH48總決選:偶像養成的故事裡,從沒有一夜成名

過去兩年,其成立的子公司絲芭影視依集IP研發、製作、宣發於一體,秉承“青春+”、“IP+”的理念,在電視劇、網劇、網絡電影等項目中均參與了投資開發活動。比如早期的《半熟少女》、《貼身校花》到近期的《少女偵探社》、《狄大人駕到》、《倔強甜心》,SNH48的部分成員皆有參演。去年底,其宣佈和美國著名個性化人工智能公司ObEN簽訂協議,將圍繞SNH48少女偶像製作虛擬AI形象。今年4月,絲芭文化完成對動漫製作公司“七靈石”千萬元A輪投資,打算深度開發SNH48的虛擬偶像團體,突破次元進行運營。

此前,投資人陳悅天就說過,偶像培養不是單一的工作,而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這個過程要保證偶像團體的持續曝光。“SNH48實質上是一個平臺化的內容,通過不斷往裡面堆眼球、堆影響力,持續誕生新的小IP,公司自身的品牌和壁壘就會越來越高,最終達成的目的跟內容平臺一樣,都是壟斷性的。”

在人人可以成名三分鐘的時代,SNH48 GROUP顯然已經在考慮更遠更久的佈局。在大家還動輒以“流量”來衡量偶像價值的時候,絲芭傳媒已經開始思考內容持續的製作能力,深耕流量背後更重要的意義感和儀式感。

偶像產業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成立六年、如今已成為行業標杆的SNH48 GROUP用這樣一場總決選告訴了整個行業答案:唯有對“偶像”身份本身的尊重與打磨,唯有對內功的持續修煉,才能讓自己永遠站立在潮水的前方。

真正的偶像不是一夜成名,真正優秀的偶像公司也經得起時間的淘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