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千年古運河靈渠:消失的「陡軍」 回歸的文化

中新社桂林8月22日電 題:探秘千年古運河靈渠:消失的“陡軍” 迴歸的文化

作者 朱柳融

“‘陡軍’是一個特殊的、對靈渠有貢獻的團體。”廣西桂林市興安縣靈渠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劉建新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陡軍文化是靈渠歷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近日,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靈渠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探秘千年古运河灵渠:消失的“陡军” 回归的文化

航拍靈渠大天平壩、小天平壩。 王以照 攝

位於廣西興安縣境內的靈渠,與長城、兵馬俑一起被視為秦始皇時代三大工程。為統一嶺南,秦始皇下令“鑿渠運糧”,公元前214年鑿成“與長城南北相呼應”的靈渠,促成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交匯。

在劉建新看來,“靈渠設計精妙”,為保證一年四季順暢通航,靈渠上建立有36座陡門即世界上最古老船閘的雛形,讓人稱奇。

“陡門也被譽為世界現代船閘之父。”劉建新說,因為需要人工升降,為過往船隻提供服務,遂誕生了守陡人這一特殊的群體——陡軍,“陡軍最早出現在哪個年代尚無定論,目前最明確的是明代有一支叫‘陡軍’的隊伍”。

探秘千年古运河灵渠:消失的“陡军” 回归的文化

航拍靈渠,風景如畫。 王以照 攝

公元1396年,明代敕命監察御史嚴震直通修靈渠後,其部下姓季、顏、宿的3位指揮使接到命令,留下守護陡門,沿襲600多年。

從小在靈渠邊上長大的唐翠秀,與陡軍淵源頗深。“我父親唐之元,生於1925年,約11歲跟著我祖父一起守護靈渠大灣陡。”唐翠秀說,陡軍主要任務是負責啟、閉陡門,父親一次開陡時右手被壓傷,傷疤伴了他一輩子。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用‘時巨舫鱗次’形容靈渠水運的繁忙。”劉建新說,清代興安知縣陳關調用“啟閉無時休”描述陡軍的辛勞。1938年,隨著湘桂鐵路的通車,靈渠在航運方面的作用逐漸被取代,陡軍職業生涯也隨之結束。

探秘千年古运河灵渠:消失的“陡军” 回归的文化

一名小朋友從靈渠內的天下第一陡跳下游泳。 朱柳融 攝

64歲的唐翠秀從未見過父親的工作場景。“1954年,我出生時父親已‘下崗’回家務農。”唐翠秀表示,她小時候見過塞陡的工具,距離家裡僅幾米的靈渠上還留有陡門的凹槽印記。

“唐之元是我們發現的最後一位陡軍。”劉建新說,2016年,92歲的唐之元去世,陡軍消失在歷史中。陡軍後裔繁衍生息的棲身居所被稱為陡軍村落,分佈在靈渠沿岸。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原有陡軍村落損毀較大,亟待保護。

如今,不少陡門已經損毀。“陡軍文化急需保護。”劉建新表示,他曾向官方提交過《關於設立靈渠陡軍村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議》,建議將靈渠陡軍村落設為文物保護單位。“陡軍村落是承載靈渠人文信息與文化符號的重要載體。保護陡軍村落,對研究靈渠歷史,守護歷史文化遺產,有著重要意義。”

探秘千年古运河灵渠:消失的“陡军” 回归的文化

遊人行走在靈渠洩水天平壩。 朱柳融 攝

興安縣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價值研究組副組長陳興華說,近年來,該縣相關部門致力於挖掘、整理、保護靈渠沿岸陡軍文化。結合鄉村振興“百千”工程,對興安鎮三桂村委東村的陡軍故居、墓葬等進行修繕、保護;福在村委季家屋場村、松樹山村正在收集整理相關歷史文化遺蹟、物件等,欲設立陡軍故里陳列室,宣介陡軍文化。

歷經兩千多年,靈渠至今仍發揮著灌溉、排洪、灕江補水、旅遊等作用,被譽為“活態的遺產”。當前,興安縣官方正在持續推進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讓其進一步走向世界。(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