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要不要用“止汗剂”,有没有危害?

炎炎夏日,要不要用“止汗剂”,有没有危害?

在炎炎夏日,稍微一动,就会满身大汗,尤其是腋下等毛发浓密的部位,除了出汗,还会发出刺鼻的气味,让人烦恼。“止汗剂”成为很多小伙伴夏天止汗的利器。但很多小伙伴会有疑问,“止汗剂”真的能止汗吗?长期使用对身体有没有危害?甄垚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在分析“止汗剂”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身体为什么出汗?汗液如何排出体外?汗液为什么有臭味儿?

为什么出汗?

出汗是人体维持和控制体温的一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体内温度升高,汗液排除体外,帮助人体降低温度,控制体温。当然,除了“热”会出汗外,精神刺激,味觉刺激,一样可以让人体出汗。

人体汗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汗腺。汗腺是人体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官。汗腺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小汗腺和大汗腺。甄垚找了一张图,方便大家理解,如下:

炎炎夏日,要不要用“止汗剂”,有没有危害?

● 小汗腺

从上图可以看出,小汗腺的下部位于真皮的网状层或者皮下组织,通过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和毛孔是独立的。人体有2-400完汗腺分布于人体表面,每平方厘米大概有100-200汗腺。手掌、脚底、前胸、后背汗腺的分不良更高。汗腺的直径大概是30-60μm,有些大分子护肤品成分,可以通过汗腺进入皮肤内部发挥作用。

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是透明、无色、五味的液体,98-99%是水,1-2%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有机物包含乳酸、柠檬酸、甲酸、丙酸和丁酸、尿素和氨。PH值为4.5-6.5。小汗腺分泌的汗液,基本上不会引起体味儿。

● 大汗腺

大汗腺开口不在皮肤表面,而是在毛囊,通过毛孔排除体外。大汗腺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腋窝、肛门生殖器部位,外耳道有变形的大汗腺。

大汗腺分泌不受体温影响,主要受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男生比女生分泌旺盛,女生生理期分泌变化很大。分泌的汗液是粘稠的奶样液体,主要是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盐类。

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也是没有味道的,但是,遇到皮肤表面的细菌,其中所含丰富的有机物,成为细菌的大餐,很快被分解,发出刺鼻的臭味,汗臭就是这么来的。

炎炎夏日,要不要用“止汗剂”,有没有危害?

止汗剂的原理

具有抑汗作用的成分很多,但考虑到安全因素,真正在化妆品中应用的成分,只有少数几种铝盐和锆盐。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不是特别清楚,被学者普遍接受的机理模型有五种,分别是:1、角蛋白栓塞理论;2、渗透袜筒理论;3、神经学理论;4、电势理论;5、表面密封理论。这5种理论模型都有实验根据。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第1、5种。

● 角蛋白栓塞理论

铝或锆离子与角蛋白结合,生成一个环状的塞子,封闭汗腺导管,抑制汗腺分泌。

● 表面密封理论

止汗剂中的活性盐遇到汗液后,立马变成惰性凝胶,封闭皮肤表面,起到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

从实验数据看,无论哪种理论模型,都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止汗剂本身更不会产生健康风险,可以放心使用。

炎炎夏日,要不要用“止汗剂”,有没有危害?

止汗的成分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止汗成分,总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1、氯化铝;2、氯化羟铝类;3、氯羟铝锆类。

● 氯化铝类

氯化铝是最早被应用的止汗成分之一,差不多属于第一代止汗剂。但是,这个成分对皮肤刺激性大,伤害皮肤组织,现在用的已经比较少了,但也有个别厂商在用。有止汗剂的小伙伴可以对照一下,看有没有这个成分。在有的控油类产品中,也有部分产品使用这个成分作为收敛剂。和氯化铝成分类似的还有硫酸铝,现在也比较少用了。

● 氯化羟铝类

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止汗成分,和氯化铝一样具有优秀的止汗能力,但刺激性小,性质温和。比较常见的有:氯化羟铝、二氯化羟铝、倍半氯化羟铝、氯化羟铝PG配位化合物、氯化羟铝PEG配位化合物等等。

● 氯羟铝锆类

一般认为,这类成分比氯羟铝锆类止汗效果更好,同样比较温和,刺激性低。但有个缺点,和汗液结合后沾到衣服上会留下硬硬的黄色污渍,当然这个污渍可以用醋洗掉。比较常见的有:五氯羟铝锆、八氯羟铝锆、三氯羟铝锆、四氯羟铝锆 PG 配位化合物、四氯羟铝锆 GLY 配位化合物等等。

除了以上三类成分,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止汗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多,这里就不展开讲啦。对“止汗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对照成分表,看一下自己的止汗剂属于哪种类型。

综上,市场上的止汗剂,主要通过铝盐、锆盐,达到止汗的效果。大部分铝盐(氯化铝、硫酸铝有一定刺激性)、锆盐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不用担心。从产品形式来看,止汗剂有喷雾型、走珠型、棒状型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甄垚,化妆品配方师,从事美容、护肤行业超过15年,倡导理性护肤,反对跟风购买。每周不少于5篇护肤文章分享。(前面的文章底部有我的……),里面有我全部的文章。您有任何护肤问题,欢迎留言给我,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