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前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后半生一直为立储之事而苦恼,而在康熙帝驾崩以后,四皇子胤禎在凶险的皇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正帝。

其实,康熙在世的时候对这个儿子并不是十分宠爱,而在众多皇子夺位的战争中,他也一直没有介入,所以,对于他的登基,历来被后人称为是一个历史疑团,有人说他是篡位,有人说他是继承正统,然而民间的各种说法,究竟哪种成立呢?这就要从那份让后人颇具争议的遗诏说起。

康熙死前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

大家都知道,康熙曾经两次废除太子,正因为如此,康熙皇帝的35个儿子围绕太子之位,展开了长达20年之久的明争暗斗。在此阶段,这些皇子们分成了4派。

第一派是以皇长子允禔为首,第二派是以皇二子胤礽和皇三子为首,第三派是以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皇七子为首, 第四派是以皇八子允禩为首,而皇长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都是第四派的追随者, 从这些派别可以看出,最具实力的应当属第四派。

康熙死前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

然而,在这几股势力中,最早失败的是以皇长子允禔为首的一派,皇二子也因两次废立而偃旗息鼓,皇三子也因此而受到连累,结果声望日渐下降。

由此可见,这些势力中仅存的就是以皇八子允禩为首的一派,但是,作为一个皇帝,康熙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们私下里在搞些什么活动,也很明白他们心里的所想,所以他对皇八子允禩很是不满。

康熙死前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

康熙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允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

由此可见,康熙对这个善结人心的允禩是不满。允禩也正是因为自己结党之事而被圈禁,然而他出来后依然不知悔改,最终,康熙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而皇九子允禟也因种种原因被康熙皇帝逐渐疏远,据后人推算,在此之后,大家都将皇位继承人之选定格在皇十四子允禵的身上,所以,对于后来遗诏中所说的传位皇四子之说,产生了种种猜疑。

康熙死前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

康熙皇帝的遗诏中说:"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是康熙遗诏中的说法,但是由于康熙生前并没有对皇四子有过多的偏爱,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立储之事。

所以,很多人纷纷议论说,康熙本来是把皇位传位皇十四子,但雍正却暗地里把遗诏改为"传位于皇四子",将"十"改为"于",这种说法是民间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如果雍正将"十"改为"于",那么遗诏中就应该这样说"传位皇于四子",这显然是不通顺的,而且,在我国的古代,"于" 历来被写为 "於",所以,不能以此断定雍正篡位。

康熙死前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

不仅如此,历史上的皇四子,是个深威不露之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在踌躇什么,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心里在想什么,于是,他刻意避开太子争夺战,一心照顾生病的父皇。而且,对于已经被废掉的皇太子允礽,他并不像其他皇子那样幸灾乐祸, 而是对其表现出同情,并极力为允礽求情。

这使得康熙看到了这个儿子有别于其他儿子,至此,他给康熙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康照病愈之后,还亲自下诏褒奖胤禛说:" 前拘禁允礽时,并无人为之陈奏, 惟四阿哥性良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允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询是伟人。"由此可见,皇四子胤禛是深得康照赞同的。

康熙死前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

当然,历史上的皇四子胤禛,真的是这样的吗?过去已成为历史,我们无从考证,但是,身在帝王之家,哪一个皇子没有一些计谋呢。 据说,胤禛一方面在尽心获得康熙的认可,另一方面在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获得了十三阿哥、十七阿哥,以及当时康熙身边的红人年羹尧的文持,为他夺得皇位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康熙死前的最后一份诏书,一字之差,江山易主,至今无解!没有人能回到过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留给后人的只能是无尽的猜想,对于这份诏书,你有什么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