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传统美食」蜜制蜂糕

丰县蜜制蜂糕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时丰县城内一回族居民,其母亲患病,久治不愈,便以蜂蜜、面筋、香油等作料制糕,让母亲食用滋补身体,数日后母病愈,邻人问之,他称此糕为蜜制蜂糕。万历十八年(1590年)五月,讹言兵变,县城民众将妇携子奔逃避难,这一回族居民逃至县城西南的赵集村,不幸病倒在赵氏家庙里,被赵氏族人赵镇所救。康复后为报答救命之恩,他将此技艺传授给恩人赵镇。此后蜜制蜂糕制作技艺在赵氏家族中历代相传且不断改进,制品营养亦不断提高。

「丰县传统美食」蜜制蜂糕

蜜制蜂糕比较受到老年人的钟爱

清代,蜜制蜂糕曾作为贡品奉献朝廷。民国时期,秉持蜜制蜂糕制作技艺的赵氏传人开始对外授徒,逐步扩大了技艺传承范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丰县蜜制蜂糕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民间,为作坊生产所采用。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丰县食品厂以蜜制蜂糕制作技艺为核心竞争力,批量生产的蜜制蜂糕广销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且屡获殊荣,成为食品加工业内享有盛誉的独特技艺,蜜制蜂糕亦被称之为“丰县特产”。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企业改制丰县蜜制蜂糕制作技艺又回归民间,为个体生产者所沿用。

「丰县传统美食」蜜制蜂糕

化浆

1、制作用料

强筋面粉、香油、蜂蜜、蜂王浆、白砂糖、米糖稀、核桃仁、南桂、桔饼、绵白糖、蜜饯等。

2、工艺流程

炸制蜂糕叶 用飞箩面(现用强筋面粉)洗出面筋,添加面粉盘和好后放置10小时;以蒸熟的面粉作面醭,两人作业擀成面筋薄片;将面筋片切成条状,筛去面醭;将香油置入铁锅内,加温至九成热时,撒入面筋片,稍停片刻便用笊篱捞出,即成呈蜂窝状的蜂糕叶。

化浆 将白沙糖、米糖稀放入铁锅内,加适量的水,升温化浆。糖浆临出锅时加入蜂蜜、蜂王浆。

泼浆 将蜂糕叶放入铁锅内,文火加温,泼入化好的糖浆,边泼边抄,再加入南桂、核桃仁、桔饼等辅料。

上案造型 由二人操作,把泼浆后的料子出锅,放入方子内,用压子拍平压实,撒上少许蜜饯(俗称青红丝)作点缀,用压子轻压,使其渗入绵白糖内;切成宽约3厘米、长约7厘米的长方体,即为成品。

包装 丰县蜜制蜂糕原用油纸包装,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用双层纸内夹胶泥制成纸盒,将油纸包裹的蜂糕置入其中,外用纸张、纸经子包装捆扎,并加上红纸条。六十年代起内包装为透明的玻璃纸,外包装是精美的礼品盒。

3、产品形态

「丰县传统美食」蜜制蜂糕

丰县蜜制蜂糕

丰县蜜制蜂糕为固体食品,表面白色,底部金黄色,组织结构呈蜂窝状,质地酥松,香脆可口,甜而不腻,既可干食,也可用开水冲成流食饮用。

丰县蜜制蜂糕以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以及保健养生功效,尤为老年人钟爱。但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普遍趋高,生产效益不佳,制作技艺的传承受到制约。现县内持有蜜制蜂糕制作技艺者已不足10人,年龄多在65岁以上,仅有二、三人在春节期间从事家庭作坊式生产,技艺传承缺乏持续性,且存在艺随人去的变数。为加强对丰县蜜制蜂糕制作技艺的保护,2010年丰县蜜制蜂糕制作技艺入选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家住宋楼镇许口村刘堤湾组的杨公民,2015年被徐州市文广新局命名为丰县蜜制蜂糕代表性传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