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元宵喜团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吃元宵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作为美食的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民间就流行一种专门在元宵节吃的食品—“ 浮元子”就是后来的“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赏花灯

元宵节也称灯节,因万民张灯,被称为灯节,年节期间最大的娱乐性节日。现代工艺灯则是利用新型材料,制作各种豪华、气势的彩灯,具有新奇、科技等时代感,最为青年男女所钟爱。近年来不少地区盛行装饰花树,就是将马路边的树木彩扮成丰收季节的梨果树,用各色灯泡做成果实,电一通,绿叶招展,硕果累累,看上去非常逼真。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元宵家团圆 民俗耐寻味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三晋地区,就是在全国上下也是年年欢庆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