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陕西乾县驴蹄子面吗?没吃的请看这篇随笔《驴蹄子面》

“驴蹄子”是流行于秦、陇、晋、豫部分地区的一种面食,尤以关中乾县较为出名。其制作过程比较简易:

吃过陕西乾县驴蹄子面吗?没吃的请看这篇随笔《驴蹄子面》

把面粉、水、加盐少许和成较硬的面团,稍饧(xing)片刻,揉作条棒状,将其置小案板上,架滚开的锅边,飞快切薄面片入汤,三至五滚捞入碗内,上敷辣椒粉、葱花、姜末等,热油泼其上。再调盐、醋及素菜类、肉菜类、西红柿炒鸡蛋等不同下锅菜,一股浓香辣爨(cuan)滋味扑鼻,面片晶莹剔透似玉,各种菜肴五色点缀,色、香、味、形俱佳。筋道耐嚼,麦味悠长,一碗下肚可耐久久不饥。

吃过陕西乾县驴蹄子面吗?没吃的请看这篇随笔《驴蹄子面》

原本是北方汉族一种快餐式的传统民间小吃,最宜农人忙时或独身汉子、脚夫赶路、军事情急之仓促就餐。

吃过陕西乾县驴蹄子面吗?没吃的请看这篇随笔《驴蹄子面》

其名称具独特而又深厚的农牧文化内涵:关中为华夏农业发源地,关中驴是全世界最优良的品种,其憨直、倔犟、耐役使之性格与关中农民建立了一种割舍不开的温情。在修蹄时割削的片花恰与这种面食形状相似,古人本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朴素方式,触景生情,便有了历史悠久的驴蹄子面的名称。其词语结构如同“东坡肉”、“夫妻肺片”、“牛筋面”等食馔名称一样,奇特、质朴、传统、形象。具浓烈厚重的大众活气息。

在过去的岁月,人们多用杂粮而粉诸如玉米面、高梁面、青粿面、大麦面等制做驴蹄子,故而难登大雅之堂。

吃过陕西乾县驴蹄子面吗?没吃的请看这篇随笔《驴蹄子面》

随着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摈弃大鱼大肉的高脂肪食品,转而追求清淡科学的餐饮理念与返璞归真式的寻觅民间传统小吃。驴蹄子面犹如疙瘩菜、热搅团、凉鱼鱼等一样堂而皇之的登上了高档餐桌。其将关中汉子性格中的朴实、热烈、豪爽之大气表现的淋漓尽致,加之物美价廉、便捷耐饥的特点而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

适逢乾县某面馆 X 周年店庆,特撰此文以寄乡情之忱,并对其坚守与开拓地方饮食文化之贡献精神深表敬意。

吃过陕西乾县驴蹄子面吗?没吃的请看这篇随笔《驴蹄子面》

崔岳,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乾县创作基地委员,范紫东研究会副会长,任《白杨诗报》主编,乾县诗钟社副会长,《乾州文史》编委会成员,《乾州文艺》特邀通讯员。农民,一介草根,过花甲而奔古稀, 唯好读书, 写自己知道的事,说自已想说的话。

法律顾问:陈刚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