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前行,中非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攜手前行,中非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本報記者 龐清傑

初秋的北京,天藍風清雲白。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9月4日落下帷幕。習主席在峰會期間發表重要講話,總結中非合作共贏的深刻啟示,宣示中國解答時代命題的大國擔當,繪就新時代中非合作藍圖,為共築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奏響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主旋律

回望歷史,無論是中國還是非洲,都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想當年,非洲兄弟把中國“抬進聯合國”;想當年,60多位中國員工為修建坦贊鐵路長眠非洲大地……

這份兄弟情誼,已融入中非關係發展的整個進程。無論國際風雲怎樣變幻,中非始終是風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慼與共的好夥伴、肝膽相照的好兄弟。正如習主席所指出:“中非已成為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中非命運共同體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進程中走在了前列。”

歷史在21世紀的今天遭遇了這樣的尷尬——

一方面,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另一方面,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兵戎相見時有發生,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

面對時代命題,習主席在北京峰會上提出攜手打造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築、和諧共生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這一宏偉目標,順應了國際形勢演變和中非合作大勢,緊密對接中非發展戰略,讓雙方政治互信和經濟互補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讓人文交流的源泉不斷湧流,賦予了中非命運共同體新的時代內涵,為樹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範指明瞭實踐方向。

“每一通電話、每一封郵件、每一次握手都會多一分相知,人民友誼的涓涓細流正匯成江河海洋。”在塞內加爾《太陽報》總編輯易卜拉希馬·姆博吉看來,非洲夢與中國人民的中國夢是相通的,“塞內加爾等非洲國家與中國是命運共同體,我們的合作道路必然越走越開闊”。

書寫共建“一帶一路”新篇章

今年6月,肯尼亞蒙內鐵路通車1年整。這條由中企承建的電氣化鐵路,是肯獨立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拉動肯國家GDP增長超過1.5%。

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感嘆:蒙內鐵路“將書寫未來100年肯尼亞的歷史”。

蒙內鐵路只是中非互利合作的一個縮影——在中企參與下,工業園、電氣化鐵路、高速公路、水電站等一批基建項目在非洲國家竣工落成,工程建設及後續運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給數以萬計的當地人帶來工作機會。

此次峰會召開適逢“一帶一路”提出5週年。站在新起點,此次峰會將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緊密對接非洲國家發展戰略。

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指明方向——

習主席在峰會上指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是造福中非人民的共同繁榮之路,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務實合作之路,是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開放包容之路,是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自由通暢之路。

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開闢空間——

本次峰會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起來,為非洲發展振興拓展了新空間。

支持非洲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國立場鮮明:願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同非洲全方位對接,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符合國情、包容普惠、互利共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剛果(布)總統薩蘇說,2050年非洲的總人口將達到20多億,如此巨大的市場和人口既是非洲的發展機遇,也是中國與非洲擴大合作的機遇。非洲將在“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中順利實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釋放人口紅利,對全球經濟作出重要貢獻。“一帶一路”將幫助非洲大陸實現整合,符合非洲一體化的發展願景。

勾畫推進中非合作路線圖

今年世界盃期間,肯尼亞很多球迷在自己家裡愜意地享受了“足球盛宴”,從此告別了“幾十個人圍看一臺電視”的狀況。

這一變化得益於中非“萬村通”項目。“萬村通”項目是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提出的中非人文領域合作舉措之一,“旨在為非洲1萬個村莊接入衛星數字電視信號”。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中非貿易額從1978年的7.65億美元提升到2017年的1700億美元,增長200多倍,中國已連續多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地位。開展對非合作,中國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

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習主席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3年來,中非雙方密切協作、全面落實峰會成果,“十大合作計劃”進展順利,各項承諾和安排均已落實,受到非洲人民的高度評價。

此次北京峰會,著眼於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習主席提出未來3年和今後一段時間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勾畫出推進中非合作路線圖。從“十大合作計劃”到“八大行動”,助力非洲發展的中國擔當一脈相承,合作共贏的舉措更加務實精準。

實施產業促進行動、設施聯通行動、貿易便利行動、綠色發展行動、能力建設行動、健康衛生行動、人文交流行動、和平安全行動,無不體現了“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的合作智慧,為引領中非合作向更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邁向新高度提供了強勁推動力。

“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同12億多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從北京眺望未來,中非合作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