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早期的汉八旗,是什么样的军队?

没事叨两句


皇太极在位期间,为了减少满汉矛盾,巩固清朝的统治,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对于这些征服的汉人有汉人来管制。


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前来辽东投奔后金,皇太极在浑河岸边亲自迎接,行满族特有的抱见礼,孔、耿所部使用白旗镶黑边,是清朝时期汉人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军队,尽管这支军队受皇太极直接统辖。

皇太极见这次效果不错,决定建立属于自己的汉军队,将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抽取出来,组成汉军,本来在满清中只能当奴的汉人拥有了自己军队后,地位大大提升,社会矛盾也有所缓和,由于汉人过多皇太极又分汉军旗为两旗。两旗仍然满足不了汉人的需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汉

军扩为八旗。汉军八旗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

骑兵本来就是冷兵器时期最精英的兵种,八旗制度建立之初,拥有很强的战斗力。再加上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整个国家安全特别有保障。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军队的战斗力也是这样,甚至到了康熙在位时期平定三藩的时候就不得不起用汉族的绿营兵作战。更别提在经历了两百年的和平时期,八旗的任务仅仅是维护一下社会治安,大多数的官兵养成了坐享其成,骄奢淫逸的堕习。特别是到了后来,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财政支出来维持军队的日常消耗,甚至粮饷不能按时发放,曾经风光的八旗已经一去不复返,旗人生活雪上加霜。


品读武器装备


清朝是自元朝之后的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王朝,同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过他和元朝可不同,他的统治时间相当之久。众所周知,清朝的八旗军队作战是非常勇猛的,在八旗军中有两样规矩,一不准吃狗肉,二不准打乌鸦。

清军

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是迷信吗?自然不是,关于这个是有故事的,历史上努尔哈赤伯父的女婿被明军围困,努尔哈赤的爷爷决定带着所有能打仗的去救援,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已经二十五岁了自然要跟着出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上战场。不过这次救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要救的那个人打开城门投降了。

清朝士兵

于是赶来救援的人就被坑了,明军乌泱泱的打进来,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全部战死。努尔哈赤能做的只有跑,有句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留着只有死,于是他带着他的狗,在形势不对之前,就开始逃跑。明朝将领李成梁带人搜捕,努尔哈赤躲入了山里,大家也都知道,在大山里面藏起来,可是很难被找到的,于是李成梁决定烧山。

在他烧山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累得处于昏迷状态了,据记载是他的那条狗在不停的,从水里弄一身水,然后来甩在他附近的草上,最后形成一个安全地带,但是狗却因此累死了。烧完山后,自然是进山搜查,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被一群乌鸦的叫声惊醒,连忙起来接着跑路了。也就是说,这两样动物救了他的命。

清军阵列

这件事情,我们没人知道是真是假,这只是民间传说,版本都有很多,还有一个版本是说他躲在芦苇里面。也有人说满族人的风俗就是不吃狗肉,不过清朝的军队,是绝对不允许吃狗肉,不允许打乌鸦,甚至狗皮帽子都不许带,这个故事的真伪没人能确定,但是历史上忠犬护主的事情倒是不少。


一天一日


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分属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八旗汉军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后金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及其继承政权清朝掳掠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队”。

八旗汉军深受皇太极信赖,在清朝初期统一战争及稳定汉地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出任清朝高官者也屡见不鲜,清朝中期逐渐衰败失去了影响力。

八旗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误称“汉军八旗”。努尔哈赤所建的八旗.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满洲人,又称八旗,开始只包括满人,各旗也有少数蒙古人和汉人。皇太极即位后,一方面积极从事扩张政策,另一方面仍然注意缓和民族和社会矛盾,他命令臣下做好“养人”的事情,尤其是对新掠取或来降的蒙古人、汉人做好安置。归附皇太极的蒙古人和汉人官兵日益增多,以至八旗无法容纳,于是皇太极在八旗满洲的基础上,于天聪九年(1635年)建立八旗蒙古(2万5千人),此后又于崇德七年(1642年)建立八旗汉军(3万3千人)。加上原有的满人旗,合满、蒙、汉八各旗。这就使八旗制度臻于完备,武装力量不断扩大。

八旗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8个种类。八旗“战则为兵,安则为民”。

八旗汉军是社会组织形成:八旗汉军萌牙于1631年,始建于1637年,完成于1642年。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全部隶属于同一社会组织形式“八旗”之下。

八旗汉军是军事组织形式: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是清代八旗组织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清帝的亲军,其基本职能还应是一种军事组织。

清太宗即位后岳托向皇太极建议:施行满汉联姻的策略,凡归降的一品汉官,以诸贝勒女嫁之为妻;二品汉官,以国中诸贝勒、大臣女嫁之为妻。即使原来已经有了妻室,仍以诸贝勒、大臣女与之,以示我诚信。至于那些归降的普通士兵,则核查各牛录所属寡妇,给配为妻,或由国库出钱替其从民间另行娶妻。此外,再划给明军将士不同的土地,以资其生养。

正月二十一日,岳托率先与额驸汉官佟养性结成姻亲。皇太极率领诸贝勒大臣等前往祝贺,并开怀畅饮,相互敬酒。对此,清朝的史官们记载说:“佟驸马及众官轮番向汗进酒,汗亦少饮。诸贝勒大臣众官皆未戒而畅饮之。此次所以饮酒,汗欲以和睦仁爱之义,俾大凌河新降各官观之,亦使异邦闻讯之,令其在国之佟氏家族人由衷喜悦,众官欣慰耳。”

岳托的示范与皇太极的支持鼓舞了满汉群臣,双方纷纷缔结姻亲。二月初六日,大凌河官员与副将十五人一块儿娶妻,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而又史无前例的集体婚礼,皇太极欢喜异常,命令每人赏赐彭缎三匹、丝绸三匹、佛头青布十九匹、白银五两。

稍后,皇太极又多次赏赐大凌河城归降明军的将士,并且给予了妥善安置。

皇太极期望着能够尽快感化这些已经归降的明军将士,并且借此来感召那些尚未归降的明朝百姓,所以他才不惜倾全国之力,以各种方式来笼络归降的大凌河明军将士。

八旗满洲在追随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征战辽东的历次战事中坚定的支持努尔哈赤父子,因而深得努尔哈赤父子的信赖,至皇太极即位之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随着一次次的对外征战,尤其是讨伐明王朝的战役之中,满洲八旗也逐渐暴露出了其严重的弊端:一方面是满八旗仅限于平原野战,而不善于攻城掠地,在攻打明王朝的关内城池方面,远远无法与一起参战的汉军相提并论;随同参战的汉军不仅表现得同样骁勇善战,而且“谙水战,习地利,”在同明王朝的征战中,以汉兵为前驱,往往可以克服满族骑兵无所施其伎的不足。

另一方面,也是最令皇太极深感头痛的是八旗满洲自上而下的劫掠习气屡禁不止。尽管八旗自从建立之日起即以战争和劫掠为生,对此,皇太极也深表理解,但随着皇太极一次又一次地入关作战,以及由此逐渐确立的将大明王朝取而代之的思想,却使得他不得不开始认真地考虑汉族文臣如宁完我、范文程等人所提出的关于禁止劫掠的建议。不言而喻,想要将一向视劫掠为家常便饭且当做是获得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满洲八旗会遇到多么巨大的阻力。

相形之下,随同做战的汉军却经常表现出一种少有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够基本上遵从皇太极屡次关于禁止大肆劫掠的诏令。汉军在屡次征战中的良好表现让皇太极对其予以重视。[2]

天聪五年(1631年)以前,后金军中尚无大炮,攻城时难免会受到很大阻碍。于是在该年,皇太极因永平之战俘获的王天相会造炮,命其铸造红衣炮,并始编汉军一旗,旗纛为青色,由额驸佟养性率领这支“重兵”。汉军之所以在满语中被称为“重兵”也正是由于投降汉人铸造、掌管火炮而得名,因此可知汉军创制之初扮演着八旗军队中“重炮兵部队”的角色,火炮对于后金军队的重要性也使得汉军地位获得了提高。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汉军扩建为二旗,旗纛仍为青色。两年后(1639年)再增至四旗,旗纛为纯青镶黄、纯青镶白、纯青镶红和纯青色。不过,无论是汉军一旗、二旗还是四旗时期,旗下人丁的本籍均属满洲旗分之下,当时汉军的旗色只是为了对兵种加以区分。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由于清朝取得松锦大战的胜利,将此战降人和之前大凌河降人编立佐领,与原先的汉人佐领一同组建八旗汉军,旗色与八旗满洲相同,至此汉军开始拥有独立的旗籍。

汉军八旗是促成清朝统一全中国的关键性角色。尤其是在清军入关之后,对中原的地形和敌情的了解方面,汉军要相较满洲更为熟悉。而且面对着上百万的抗清武装力量,蒙古和汉军越来越显示出比八旗满洲更强悍的战斗力,使得他们成为了清朝入关后南征西讨的先锋。尤其是在攻城和南方多山地带,满洲骑兵不得施展,汉军便成了清朝攻占这类地区的主力部队。

汉军还牵制着新附汉人所组成的武装力量——绿营。清军入关后,民族矛盾加剧,若使满洲人直接控制新附汉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有时甚至因为指挥不当逼反绿营,因此清朝统治者获委派汉军军官统领绿营;或将前明投降军官编入汉军,并令其率领原部参战。以汉军来维系对绿营的统领既达到了控制之效,又可收征战之功,使得绿营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更能明确表现汉军八旗的作用莫过于对汉军人才的直接任用,这些人在清军南征的时候,对于瓦解抵抗势力的意志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以期让抗清势力认识到归降清朝也有可能像汉军一样获得重用。比如,编入汉军镶黄旗的前明降臣、大学士洪承畴在华南地区的经略就使得一度焦灼的西南方面战机逐渐逆转。另外,随着清朝兵锋向南延伸,满洲八旗的兵力越发捉襟见肘,于是汉军也成为了驻防八旗的重要部分之一。汉军在关内地区一般和八旗满洲、蒙古混合驻防,三藩削平后,汉军又进驻福建、广东沿海各省。

清朝占领关内以后,八旗汉军又对局势的稳定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他们帮助清朝统治者适应内地的情况,因地制宜,继承明制。其中范文程、宁完我、张存仁、洪承畴等几乎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影响着国家大政的决策。在大政方针上,除涉及满洲贵族的特权问题外,其他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上均能够有所提议,并被采纳。另外,由于急需说汉语之官员对内地进行治理,曾一度设置汉军专缺破例进行遴选,一时间各地总督、巡抚多为汉军出身。在这一时期,民族矛盾仍然比较尖锐,并非照搬明制就能够直接解决,所以汉军对清朝统治者的辅佐成为了满洲和汉人中间的一个缓冲点。汉军在二者中间找寻出一条既不冒犯满洲贵族特权,又将政策调节到汉人可以容忍的底线,因此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汉军八旗的从龙辅佐,清朝统治者未必能够夺取内地,并建立稳固统治。随着清朝政局的逐渐稳定,满洲统治者经验的逐渐丰富,汉军的作用才开始降低。

八旗汉军因战功封有很多知名世家,如李永芳、范文程、佟养性、石廷柱、尚可喜、耿仲明、沈志祥、张大猷、鲍承先、祖大寿、马光远、蔡士英、孙得功、王世选、左梦庚、施琅等家族。有“尚、耿、石、李、佟、祖、蔡、王”八家为“汉军八大姓”一说。虽然汉军在外八旗中通常被认为地位次于八旗满洲、蒙古,是整体地位最低的,尤其是清朝中期汉军专缺裁撤后,汉军出仕只能递补汉缺,但实际汉军的地位和待遇和八旗满洲、蒙古的地位平等。

康熙末年,由于八旗人丁的滋生,生计问题开始突显。清朝统治者对此的解决方式之一,便是强令资历较浅的汉军脱离八旗组织。乾隆七年(1742年),清高宗正式下令这批汉军出旗,除“从龙入关”的辽东汉军(俗称陈汉军)不在出旗之列外,汉军八旗组织中的其余部分,如入关后归附者、原属于三藩所部者等等皆在出旗之列,因此所谓的“汉军出旗”实际上是新汉军被强令脱离八旗组织。雍正元年(1723年),汉军与汉人家奴壮丁共计44万余人,约占当时八旗人丁总额的72%。至出旗后嘉庆元年(1796年)的再度统计,已降至八旗总人口的43%,可见汉军出旗之规模是巨大的。

新汉军出旗后,留在八旗之内的已基本是陈汉军后裔,他们早在清初就满化了。乾隆末年,由清朝官方编纂的《国史列传》中更将汉军名人列入《满名臣传》之中。至清末,旗内满洲、蒙古、汉军之界限更是早已消逝,旗人群体产生了共同的心理状态。汉军后裔认同满族者以平南王尚可喜的后裔较为知名,有媒体曾报道过尚氏后人并提及其满族身份。此外,清代曾隶属于满洲正白旗的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九世孙常朗后裔也认同满族。

根据宣统政纪记载,清末汉军旗人有21,596人,而当时的旗人总数有500万之众,汉军旗人在清末仅占旗人总数的4%左右(包括汉军八旗中担任指挥官的满洲人在内)。另据《光绪大清会典》记载,清末有满洲佐领681个,蒙古佐领204个,汉军佐领266个。满洲佐领是汉军佐领的三倍左右,此外,由于受乾隆皇帝制定的汉军八旗出旗为民等政策,以及嘉庆时汉军旗人参与林清领导的白莲教里应外合进攻紫禁城,以及汉军旗人陈德刺杀嘉庆皇帝案的影响,汉军八旗自清代中期以后,势力一直很微弱。直到清末组建禁卫军,朝廷原意要以满、蒙、汉旗人组成由摄政王直接掌握的禁卫军,但由于几乎找不到可以当壮丁的汉军旗人,朝廷不得不在京畿地区的汉人子弟中招募壮丁。由此可见,汉军八旗在清朝中期以来,几乎失去了任何影响力。

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共同构成清代八旗的整体。其建制﹑旗色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见八旗制度)同。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将降服的汉人编成十六个佐领﹐隶满洲八旗。明崇祯四年(1631)﹐皇太极为平衡八旗旗主诸贝勒的军事势力﹐以汉人精于火器﹐拨出汉人别置一军﹐名“乌真超哈”(“乌真”﹐汉语“重”的意思﹐“超哈”﹐汉语“兵”或“军”的意思)﹐佟养性为昂邦章京(总管)。十年分为二旗﹐石廷柱为左翼一旗固山额真﹑马光远为右翼一旗固山额真。十二年分为四旗﹐石廷柱﹑马光远﹑王世选﹑巴颜为固山额真。十五年增编为八旗﹐以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李国翰为固山额真﹐计一百二十九个佐领﹐两万四千五百人。进关后﹐因形势剧变﹐陆续编进了新投降和改编的汉人官兵﹐发展为二百七十个佐领﹐兵额两万人。编制扩大一倍多﹐兵额却少于初建。官多兵少﹐体现了笼络汉降官的政策。康熙中期以后﹐为加强对其控制﹐参领以上员缺﹐每以八旗满洲﹑八旗蒙古补授。

八旗制度中包衣组织的旗鼓佐领有时在一些文献中也称“汉军”,如包衣汉军、旗鼓汉军、内务府汉军等,或直接简称汉军,但实际上旗鼓佐领是满洲旗分下的包衣组织,并不是八旗汉军的一部分。

八旗汉军的创建,无论是对于皇太极个人来说,还是对于整个清王朝两百余年的历史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一方面,新建的汉军八旗,基本上是由八旗满洲所属汉人组成,而八旗之中太半归属诸王、贝勒所有,现在将其所属汉人丁壮选拔出来,重新组旗,彻底摆脱与原有各旗旗主的隶属关系,无疑是直接地削弱了作为各旗旗主的诸王、贝勒的势力。

另一方面,新建汉军的统率、指挥体系完全由皇太极负责确立。上至各旗的固山额真,下至各旗的牛录额真,皆系由皇太极派人选拔任命组成,这些官员全部对皇太极个人负责,且只需对皇太极个人负责,无论是平时还是在战时,都唯皇太极马首是瞻,使得皇太极更为深切地感受到所谓的随心所欲是如此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从而更加重视、信赖汉军八旗。如此以来,在无形之中贬低了满洲八旗以及诸王贝勒的实际地位,极有利于皇太极压制诸王贝勒以加强个人集权的目标。

除此之外,汉军中人才辈出,尤其是在清王朝入关定鼎中原之后,出身于八旗汉军的督抚将帅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许多世代门第显赫的家族,例如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的杨文乾、杨应琚家族。


孤狼啸月31600808


八旗汉军,满语ujen cooha,即重装部队,主要作战方式就是火炮和火枪,尤其是重炮几乎都在八旗汉军当中,当然,八旗满洲、蒙古当中也有火器兵的编制,主要是火枪和其他轻型火炮,但是并未有资料见过其单独成一队。

当然,八旗汉军的建立是有很多动机的。

第一,皇太极即位一改努尔哈齐之前的玩法,把被努尔哈赤贬为奴仆的知识分子解放出来并通过考试授予官职,清初的很多汉臣比如说范文程、宁完我等人,都是如此发迹的。这群人虽然被视做“满洲家里人”,但是却起着纽带作用,以缓解当时后金政权与境内汉民的纽带作用,毕竟后金政权的汉民是以三丁抽一补充到部队的。同时,也为了彰显后金政权为满蒙汉三族共存的政权,后金/清统治者为满蒙汉共主。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皇太极正式称帝的时候由满蒙汉三族大臣共同奉表劝进。

第二,随着与明朝的持续作战,大量的明朝降军降民加入到后金/清政权的旗下,如何安置这帮人就是个问题,尤其是其语言、风俗不仅异于满洲、蒙古,甚至连早年加入八旗的汉军佐领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清初名臣张存仁、因反对换地而被鳌拜迫害的直隶总督朱昌祚,就是这类人员的代表。

第三,皇太极即位之初就曾组建火器部队,以黑旗为旗号,由佟养性为固山额真,后来扩编为两旗,最后组建汉军,即乌真超哈。

第四,政治斗争的结果。清初依然有大量的贵族军事民主的遗存,尤其是八旗的王爷们,对皇权仍是一大威胁,所以不管是八旗蒙古还是八旗汉军,都是皇太极削弱八旗王爷的手段之一。原先八旗的蒙古佐领和汉军佐领都是和满洲佐领一样,共同编在一个大八旗内,除了镶黄、正黄和正蓝三旗是皇太极自己的之外,其他五旗的佐领都被各个王爷们瓜分,皇太极把蒙古佐领和汉军佐领抽出来,目的是削弱这些王爷们名下的人口,用以加固皇权。尤其是八旗蒙古、汉军内的各级官职并不像八旗满洲那样可以世袭(当然,能否世袭也是皇帝说的算的),全部由皇帝,即八旗共主的直接任命。可见,这是后金政权向传统君主专制王朝过渡的必然结果。

需要的注意的是,八旗旗下也有不少满洲和蒙古人口,比如著名的佟氏以及石廷柱家族,都是久居辽东的满洲人,皇太极建立八旗汉军后这种人不少都给扔到了八旗汉军。其次辽东本来就是个民族大熔炉,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入关后八旗不在执行军事职能,而转化为行政单位,八旗壮丁几乎都以马甲、布甲的身份补缺当差。军事上也转变为像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火器营等一类的以营为单位的编制。汉军也不例外,清末汉军将领富明安就以马甲从军,官至都统、江宁将军。其子寿山也官至黑龙江将军,在抵抗沙俄入侵的战斗中自杀殉国。

当然,汉军当中也分老汉军和新汉军,老汉军广义上是指入关前的汉军人员,新汉军指的是入关之后被编入旗下的人员以及投充进来的家奴。但是老汉军中也并不是一视同仁,比如说努尔哈齐起兵前投奔到八旗的辽东汉人,还是起兵后的降民以及被掳为奴(实际上就是包衣旗人,这种人严格意义上属于八旗满洲旗下的包衣佐领,范文程当年也是被掳为包衣,后来被皇太极抬入镶黄旗汉军)的汉民,都是被当做“满洲家里人”看待,而对于后来投降进来的明军,就差层意思。比如说不少老汉军人,除了上文提到的富明阿,还有雍正年间汉军大臣阿尔赛,都隐去了汉姓,起了满名,乾隆年间大臣李侍尧,为李永芳后裔。曾经出任满洲都统,有人有对此异议,乾隆的说法也是“此汉军非彼汉军”。

所以乾隆年间的汉军出旗,多是以新汉军和家奴为主,而老汉军不管是出于认同感还是其他原因,都鲜有出旗的。说到汉军的认同感,举一个例子,在福建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是清朝福州驻防八旗汉军水师营,一般通称水师旗营,雍正年间设立,经历过东南沿海围剿海盗、平定林爽文叛乱以及中法战争,当年辛亥革命认为他们是汉人,硬是把他们填成汉族,但是建国后,整个村大部分人填报满族。可见在旗这两百多年认同感是有多么根深蒂固。


北洋海军炮手


汉八旗与绿营军主要有两点区别

一:汉军八旗的人员如八旗户籍,享受满洲籍待遇;绿营只有汉族待遇

二:汉军八旗相当于中央军,归皇家调动;而绿营相当于地方军,地方的总督、巡抚﹑提督皆可调动。

绿营军,因使用绿色旗子而得名,也称绿旗兵,又以营为主要编制所以通称绿营军,兵员以汉人为主,清初开始设置为清八旗军的主要辅助军队,驻扎在全国各地,受到八旗军的严密检视,清中叶以后成为清军主力,清末裁减。

汉军八旗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后金及其后身清朝俘获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起初均编隶于满洲八旗之下。由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对汉人的种种苛政,起初的地位并不高。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便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汉军的始建就是体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