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炮达人成功喷灭崇祯的南迁之心

讲崇祯南迁问题,有一点鲜有人提及,那就是崇祯本人的年纪,哥哥天启皇帝意外死亡,当时只有17岁的信王朱由检成为帝国新一任的皇帝,最后到煤山殉国时也只有34岁。一个30出头的青年人,身体上是精力充沛,精神上是迷恋权位,古今中外,尝过权力这剂毒品甜头的帝王将相们,有几个能心甘情愿放手的?了解这样一个信息对我们之后接触南迁问题会有一些帮助。

嘴炮达人成功喷灭崇祯的南迁之心

崇祯皇帝

1.

崇祯十五年,明军松锦之战大败,清军入寇关内,烧杀掠夺寸草不生,兵锋直指京师。崇祯私下里与心腹周延儒开始商量南迁之事,当时北方糜烂,败亡之象初现。而南方有完整的行政体系,亦没有受到天灾人祸的重大打击。可惜,这个还在筹划阶段的秘密计划,不知如何被崇祯的寡嫂懿安皇后得知。

懿安皇后为崇祯顺利即位出力不小,又是崇祯的嫂子,她当面质问崇祯“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力劝崇祯守城退敌。所幸,经过一系列奋战最后清军退兵,京师无恙,只是可伶了那些家破人亡的无辜百姓。

2.

两年之后,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时发兵东征。当时李自成虽然扬言灭明,但实际上是没有做好准备的。谁知明廷各地守备除极少数奋力抵抗外,绝大多数人纷纷投降李自成。东征的顺利程度出乎两方意料。

嘴炮达人成功喷灭崇祯的南迁之心

李自成进军图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大顺军东征的消息传到北京,此时崇祯手上无将、无兵、无财、无粮,说句实在话,除非玉皇大帝领天庭众仙助战大明,不然崇祯想守住北京?不存在的。于是南迁之事,又浮上崇祯心头,但是皇帝怎能出面带头提议南迁,岂不被后世耻笑,遗臭万年,况且在大明景泰朝,嘉靖朝京师都有过被围攻的历史,但也没有一个皇帝提出南迁,崇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时任左中允小官的李明睿,不知是得了崇祯秘密授意还是自己揣摩到了圣意,在正月初三日向崇祯提出朝廷南迁之议。

崇祯大喜,等的就是这一刻。真是傲娇啊,嘴上不说,身体还是很诚实的,他立即召见李明睿商量南迁之事。之后,南迁之事传到朝堂之上,百官一时炸了锅,支持和不支持的吵成一片,几乎要掀掉大殿房顶。

哎,我说王大人,如果南迁,我在京城的大房子怎么办?还有别人欠我的钱怎么办?家里的古董文玩怎么办?哦,对了京郊还有一百多亩地怎么办?去了南京被当地官员排挤怎么办?再说河南流匪遍地,能不能活着到南京还不一定呢?什么!你说还可以在天津坐船走水路?王大人,你忘了我晕船啊。还有我的老寒腿哦,南方湿气重也~,哎,王大人你怎么不说话?不开心啊?哦~哦~哦~是啊,如果去了南京,翠红楼的玉春姑娘就见不着喽,可惜了,那身段,啧啧啧~~

在内阁首辅陈演支持下,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突然跳出来大骂李明睿欺君误国,同时声泪俱下,当场满地打滚,痛哭流涕大叫大嚎:“满朝文武,那个不是深受国恩?现在国家危机,你们不出谋划策退敌卫国,反而在这里怂恿皇帝丢下京城,不顾先君宗庙陵寝,放弃半壁江山,南逃偏安。九泉之下你们有何脸面面对列祖列宗?臣请立斩李明睿,不斩不能安人心!不斩不足安天下!”朝堂之上,定下如此基调,谁敢复言南迁?

崇祯听完,被光时亨一激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无话可说。

嘴炮达人成功喷灭崇祯的南迁之心

无话可说,一脸懵逼

3

二月,山西陷于大顺军之手,李自成兵锋近逼京师。崇祯于文华殿再一次展开廷议,李明睿依旧提出以崇祯亲自“南征”为名,实行南迁之事。左都御史李邦华却提出崇祯留守京师,送太子南下南京监国的方案,群臣纷纷响应李邦华方案,难得众臣意见达成一致。平心而论,此方案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李邦华明示:“宜令太子诸王居旧都(南京),臣与有识筹之已熟,惟上速图之”。太子南下都安排好了,就等皇帝你点头了。这时,嘴炮达人光时亨又跳出来说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武灵故事乎?”此言一出,满朝哑然,唐玄宗西逃时遭兵变,儿子李亨在武灵直接即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架空玄宗。崇祯正值壮年,现在看群臣的意思,大有放弃旧君,拥立新君之意,崇祯这小心眼,疑心鬼当场气炸,借着光时亨这句话,崇祯又脑子一冲,径自拂袖而去。留下李邦华等大臣面面相觑,送太子南下计划至此破产。

4

二月二十八日,李邦华等人又再一次提出南迁之事,不厌其烦的崇祯暴怒,当时就撂下狠话:“国君死社稷,古今之正。朕志已决,无复多言。”从此,再也没有大臣提出南迁了,之后,之后的结局诸君都知道了,不写了。

嘴炮达人成功喷灭崇祯的南迁之心

崇祯标配上吊图

最后说说嘴炮达人,光时亨光大人。义正言辞的光大人在李自成入北京时,既没有逃跑,也没有随崇祯自杀殉国,而是非常干脆的直接投降李自成了。之后,他写信给南方的儿子,“兄弟分事三国,父子侍奉两朝,古已有之,我已受恩大顺,汝等仍当勉励读书,以无负南朝科第”,儿子我这边虽然换老板了,但我还是在上班没丢工作,你在南方好好考试,有机会爷俩互相照应哈。

随后,李自成昙花一现,满清入关。光大人又灰溜溜跑到南京,被马士英以“阻南罪”处死,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