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影響寶寶一生的選擇,居然有99%的媽媽不知道!

可能影響寶寶一生的選擇,居然有99%的媽媽不知道!

今天我們重點聊聊「晚斷臍」,順帶把「三早一晚」講清楚。

首先名詞解釋:晚斷臍

這個詞翻譯一下就是「麻煩晚點剪斷(或結紮)臍帶」,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以前在說接生和剖宮產手術時,要求操作行雲流水、有條不紊、一氣呵成,儘可能中間不要有停頓或猶豫。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剪斷臍帶,要求「穩準快」,稍有一刻耽擱,就會認為操作不熟練或者術前準備不充分。

在過去,無論順產還是剖宮產,都要求孩子娩出就立刻剪斷臍帶。可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無論早產兒還是足月兒,適當推遲剪斷臍帶的時間,對新生兒的健康有益,並且這些益處顯而易見、立竿見影。

可能影響寶寶一生的選擇,居然有99%的媽媽不知道!

「晚斷臍」的益處

「晚」的目的是讓胎盤和臍帶裡的血液有時間迴流到新生兒體內,因為這些血液本身就屬於新生兒。一般有30%左右的血液在胎盤和臍帶中,約100mL~200mL。如果這些血液還給孩子,在血容量足夠的情況下,新生兒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幾率會大大下降;新生兒需要輸血治療的幾率下降;新生兒發生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幾率下降;新生兒發生腦室內出血的幾率下降……同時,提供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和幹細胞。這些對新生兒都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幾分鐘內,還不能完全適應離開母體的生存方式,尤其是呼吸功能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此時,臍帶能暫時起到代償和補充的作用,幫助新生兒平穩度過這個過程。如果早早剪斷臍帶,很可能增大新生兒呼吸問題的風險。要是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缺氧或窒息,那麼是否「晚斷臍」就涉及生死了。

由於早產兒更加脆弱,所以「晚斷臍」愈發重要,直接影響早產兒的存活率。

除此之外,對母體也有影響,主要是降低產後出血的風險。當然,這部分研究還在繼續,目前還沒發現「晚斷臍」對母體的不良影響。

「晚斷臍」的操作

其實,重點不是「斷臍」,而是「晚」,到底多晚才符合要求呢?

針對時間長短的研究和爭論一直都有,但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美國婦產科學學會(ACOG)建議出生後1分鐘之後斷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出生後1分鐘~3分鐘斷臍,有一些專家建議2分鐘後斷臍,還有人說等臍帶停搏之後斷臍……

總之,基本要求至少出生超過1分鐘再斷臍,但也不是越晚越好。具體的操作要求和規範由醫院決定。據我所知,不同的醫院在「晚斷臍」的概念上已經達成共識,但是具體晚多久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

所以,具體的操作需要跟助產士和醫生溝通。

「晚斷臍」的風險

雖然有種種好處,但是醫生一貫的邏輯是「凡事都是雙刃劍」。比如有人擔心「晚斷臍」意味著更多血液進入新生兒體內,會有更多紅細胞被破壞,導致膽紅素增多,進而導致新生兒黃疸加重。不過,從研究結果來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這些血液本身就屬於新生兒,並不會加重黃疸,數據也證明「早斷臍」和「晚斷臍」發生黃疸的幾率沒有統計學差異。

這裡需要強調不適合「晚斷臍」的情況。

1.母體異常

依據母體的身體情況以及產後出血情況,來判斷母體血流動力的穩定程度,比如產後大出血、子宮破裂、羊水栓塞等情況。

2.胎兒異常

胎兒需要緊急進行新生兒復甦搶救,或者胎盤、臍帶功能異常,比如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臍帶破裂或撕脫等情況。

可能影響寶寶一生的選擇,居然有99%的媽媽不知道!

補充知識:三早一晚

「三早一晚」具體指早接觸、早吮吸、早刺激和晚斷臍。

「一晚」已經瞭解,「三早」的目的是儘快刺激母體分泌乳汁,儘快建立母嬰關係。以順產為例,胎兒娩出後進行簡單處理後放在產婦胸口,讓孩子和媽媽早接觸,並且引導吮吸乳頭,以達到「三早」的要求。

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嶄新的開始,所以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要十分篤定,不然有可能影響一生。

希望我們都能做好選擇,走好路。·

可能影響寶寶一生的選擇,居然有99%的媽媽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