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教育的诗和远方

追逐教育的诗和远方

这里应该是一个分享教育智慧,交流教育思想,享受教育幸福的殿堂。但是,联想到最近各种媒体对教育问题的讨论,对教育热点话题的关注,我感觉,教育真是一个让中国人既爱又恨的事情,有人为教育着迷、陶醉、奉献,有人为教育焦虑、不安、逃避。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我想,热爱教育的人,一定是深知教育的真谛是爱与自由,懂得教育的规律是陪伴与等待,理解教育的生活是诗和远方。而教育的焦虑则来自于对教育价值的误读,对教育行为的盲从,对教育规律的无知。

有人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想说,教育是生活,生活的本色是诗和远方。

诗是美好的当下,远方是理想和未来。所有的教育都在追求最大限度的成长,追求可能的教育,如果没有对当下的深刻理解和洞悉,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就不会有教育生活的幸福。

追逐教育的诗和远方

教育的诗是涓涓细流,好的教育就是把所有育人的细节做到极致,把可能的教育变成现实。我对新知小学比较熟悉,新知小学为什么得到那么多家长的认可,那么多教育人的追随,就是新知小学把育人的所有细节做到极致。入学仪式对新生隆重热情的迎接,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有的育人元素,读书年,经典诵读,大体育课,放学时老师的目送,毕业典礼上校长和班主任对每一位毕业生深情的拥抱,都是教育的细节,都会让孩子体验到成长的力量,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温暖的滋养,也让教师们体会到职业的幸福,体会到诗意的栖居。

教育的诗是扎根传统与世界融通。今天中国教育正在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力量源于扎根中国传统。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教育的体系、教育的思想都来自与西方,但是走向世界的时候要成为中国的。2014年,李吉林的情景教学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她的语文情景教学,思想的源头就是来自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说”,美好的意境让孩子在美好的氛围中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滋养,一种浸润。今天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西方的语言,还要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在一些地方,考查英语水平,已经变成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新知小学在扎根传统方面也是独具匠心,新新论语,新新唐诗,新新宋词,咯咯鸡读书年,小诗王大赛等课程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学校文化建设中,睿源池、温故知新石,二十四节气园,三秦历史墙,无不透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教育的诗是对规律的尊重。诗的美来自韵律、格律,就是规律。教育的诗意来自于对规律的尊重。今天,中国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普遍缺乏教育的常识,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师大多是师范专业毕业,大学期间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可是很多教师走上讲台后就只埋头于自己学科教学,很少再用教育学、心理学去研究自己的学生。最近关于“减负”的话题讨论得沸沸扬扬,可是所有的观点都难以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反倒干扰的我们对学习的认识。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自我的教学。有一句话叫“物理老师不是教物理的,是教学生学物理的”,说明这个问题。现在的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更不理性,不懂得孩子的成长就是遇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走向独立。很多家长遇到孩子的成长问题,首先是选择逃避,孩子感到班主任不好就要求换班,孩子感到不能适应学习就选择留级。其实,孩子的成长、成功需要智慧、需要包容、需要耐心、需要等待。

教育的远方是孩子的未来。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缓慢的、未知的、不确定的,尊重孩子的成长需要面向未来的社会。这个社会急剧变化,畅想2035年,2050年,各行各业的骨干、精英,就是今天坐在我们教室里的孩子,他们将要面对怎样一个世界,我们就要提供给他们怎样的能力,我们可能做的很多事情只想到了那些眼前的急功近利的作业、考试,很少考虑到底什么是适应未来的知识、能力、素养。今天做什么样的教育,明天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关注学习,必然关注孩子适应未来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教育的远方是把握时代的脉搏。未来是一个充满未知的社会,今天要让孩子适应一个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无处不在,万物互联的世界,教育就要教会孩子用新技术感知生活,用新媒体了解世界。一些人提出要限制孩子使用手机,我认为不一定符合未来社会的素质,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拒绝手机不就是拒绝未来吗?我们何不教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手机,理性对待手机,有效利用手机。我们很多教育方式就是限制,限制让孩子对得不到的需求产生更加强烈愿望,更加沉迷,更加迫切,有的愿望满足了,也许他就会学会选择,学会利用。作为学校和老师,必须要引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未来技术,建立未来思维。

追逐教育的诗和远方

教育的远方是坚持教育自信。今天,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为世界贡献教育改革、教育治理的中国范式、中国智慧、中国样本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今天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已经有了深度参与,世界经合组织的PISA测试,上海小学生数学两次获得第一,英国政府出资4000万英镑购买上海数学教材和教学法,就说明这一问题。

十九大期间的记者招待会,记者提问教育部长陈宝生,展望2049年的中国教育,他说了四句话:

第一,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这就是说,到那个时候,中国教育的标准将成为世界教育的标准。

第二,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各国将有意愿和中华文化实现交流融合,将有大量师生来中国学习交流中国的发展经验,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2049年,对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国将有更大的发言权。中国将尽自己的努力,为世界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四,2049年,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将走向世界。

中国教育为世界贡献中国样板,不仅是国家宏观层面的事情,也包括办好每一个地方的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我们的省教育厅的立德树人“四新四大”,西安市的“品质教育”,新城区的共建共强,都是放眼远方。树立教育自信的基础就是扎扎实实解决好教育教学的问题。

希望我们所有的教育人都能够做教育的行者,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的学者,信仰专业的力量;做教育的智者,严守立德树人的信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