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佛世尊,口中念觀音,身後是 真武,身前是老君」靈活運用

“頭頂佛世尊,口中念觀音,身後是 真武,身前是老君”靈活運用

在看練功前的八句口訣:頂天立地,形松意充……怎麼來得?就是按古人唸咒編的。

我記得有個民間氣功老師教了我一個咒,說是隻有掌門人才能學,不能隨便說,要起誓。隨便說了要遭天打五雷轟。為什麼這麼講?珍貴它,珍視它。那個咒是

“頭頂佛世尊,口中念觀音,身後是真武,身前是老君,左邊是青龍,右邊是白虎神,弟子來到此,奉請混護法神”。

你看佛來了,觀音菩薩來了,太上老君來了,降魔大帝也來了,青龍白虎也來了,保著你練功夫,一念咒氣就足了,實際是個什麼問題呢?

如果信佛,

一說頂著佛世尊,趕緊恭恭敬敬,佛來了,別頂歪了,這麼一來頭上就有氣了,意念一動氣就過來了,其實不是佛給你帶來的氣,而是你自己精神一集中想頭,氣過來了;

“口中念觀音”一想救苦救大慈大悲南海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來了,這可不能隨便說話,面帶笑容,臉上也有氣了;

再想“身後是真武”,真武大帝是降魔大將軍,能降魔捉怪,非常厲害,在脊背上保著你呢,一被上就有氣裡;

“身前是老君”,太上老君更厲害了,道家的祖師爺,《西遊記》裡在八卦爐裡煉孫悟空的不就是太上老君嗎,太上老君在這呢,特別恭敬,身前也有氣了;左邊是青龍,右邊白虎神,左右兩邊有氣了,實際是用意念在周身布了氣,氣就足了。

現在就不能再念那個咒了,怎麼辦?知道這個道理了把它不變一變

“頂天立地”,上面一頂,頂到藍天了,頭晌氣不就足了嗎?立地,往下一抻,下邊氣也就有了;

“形松意充”,形體要放鬆,一放放到天邊去了,前、後、左、右都往外放,意念一想一放一放,氣不就足了嗎,

“內靜外敬、心澄貌恭”,讓你安安靜靜,非常恭敬,以前宗教界敬神,我們尊敬智能功,尊敬智能氣功的同道。

就把過去的稍稍改了改,但是實質沒有變化,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我們把這些訣竅通俗化了,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乍一看什麼都不象了,實際都是從原來的訣竅化裁過來的,比如形神莊第三節的立掌防分指,和武術氣功追練紅砂張掌立掌分指基本或完全一樣,只是用氣、用意、用呼吸不一樣,根據我們的需要改了,類似這樣的情況智能氣功是處處都是,把過去的功法追決竅化裁了。以前很多老前輩認為這些都是根本,越是基本功越是精華,具體東西是方法,是應用,真正的功夫要從基本功深練起來。

現在練功和過去練功情況不一樣了,內容也不一樣了,要求也不一樣。因此我們把這些訣竅變了變。

同志們可不要小看訣竅,舉個例子就知道訣竅的重要性了,我前年上蘇州去別人請我吃飯,他們有一道特殊的菜是清蒸蓮子。非常好吃,蓮子都是整的,非常軟,一般蒸蓮子那麼整那麼軟不了,軟了就都“開花”了。我就問你這個蓮子怎麼這麼軟啊,他們說這是這個飯館的一絕,方法不外傳,因為請客的人和飯館的人很熟,才只有了這裡也有竅門。原來蓮子要用高壓鍋煮,軟了就煮“飛邊”了,要用開水煮怎麼也煮不軟。怎麼煮?水滾開後,把蓮子放到鍋裡,馬上點水,這樣蓮子既煮軟了又不“飛邊”。中國什麼都有訣竅。摸著訣竅一干就會、一干就好,就那麼靈通,要摸不不著訣竅,可能很多年也幹不好。又如以前燒磚看一個窯門子,要看火候,看火的顏色,火候看準了馬上往火澆水就是青磚,弄好就是紅磚,或半紅不青的,都有訣竅。

當然現在搞科學化有些訣竅可以把它定性定量,但是有的訣竅目前還搞不了定性定量,

氣功裡很多訣竅定定性定量就搞不了。我們要重視它,以為就這麼幾個動作比比劃劃就完了,不是當初來之不易。現在大家學,從我一教完人混元功就都很簡單了。我 在北京辦法 了個學習班,學習班結束後,又到安徽阜陽辦班。北京碰到一個搞國術的,全國比賽那過謙六名。他參加學習班後寫了個體會,說他以前跟老師三年,老師教了兩個訣竅,一個是“大道不言,”再一個“練功夫垂尾閭”。以後又跟十多年再沒教新的。他說在學了十幾天老師都講了,還有很多訣竅是他老師沒講的。他主要指的各部身形要求一節。到了安徽辦班之後,一個滄州練八卦掌的,也講個問題,他說來這個學習班甭說別的,就各部身形要求這一講,我這學費不僅夠本還綽綽有餘。

為什麼?他說這裡頭都是訣竅。我們的功法裡練功各部身形要求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也都是訣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