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從學生到教師,我所經歷的教師節

34年,從學生到教師,我所經歷的教師節

今天是教師節。

一大早,微信和短信,就收到了許多信息,有歷屆學生髮送的,也有一些朋友發送的。

在上班的路上,我就在構思,教師節已經走過34年了,我也經歷了由學生到教師的轉變,雖不是華麗轉身,但管中窺豹,也可見教師節的發展變遷。

34年,從學生到教師,我所經歷的教師節

01 第一個教師節,我為全縣教師獻歌

1984年,我還是個懵懂的孩子,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跟著一個連拼音都不會的老師,學著語文數學。我們沒有英語——沒有明確要求開設,再加上,一所村小,哪裡有英語老師呢?

也沒有體育,農村的孩子,出門就是體育課?就是上學,都要翻山越嶺,走上幾里路,基本上都是靠跑!哪裡需要專門的體育鍛煉?

更別說什麼音樂美術了!直到現在,我不會畫畫,雖然依靠自學會擺弄幾樣樂器,弄出幾首曲子,但連簡譜都不認識!

不知道是為什麼。84年的9月,鄉里中心校的老師,來到村小,說要找幾個會唱歌孩子。老師推薦了我,我胡亂唱了幾首。後來,那個老師連續一週,都到我們村小,教我們幾個孩子唱歌。幾天下來,不知是什麼原因,也許是舞臺感比較好的緣故吧,黑黑瘦瘦的我,竟然被選上了獨唱一首歌《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到了會場,看到“熱烈慶祝第一個教師節”的巨大橫幅,我才知道,這是一個慶祝教師節的大會。但教師節是什麼呢?為什麼要設立這樣的節日,小腦袋轉得很快,問老師,老師也只能說“尊師重教”之類的話。

先是什麼領導講話,反正我也聽不懂,就在那裡東張西。繼而跟著拍掌;然後是宣讀文件,一個個人名,我也不認識,依然只是機械的鼓掌;然後是戴著大紅花的老師上臺領獎,那麼多年過去了,我還依稀記得那些老師臉上燦爛的笑容!

最後是演出。報幕結束,我第一個出場,雄赳赳的樣子。雖然沒有伴奏,一首歌唱下來,掌聲還不少,還有許多和我一樣的童聲,在跟我一起唱——後來一直納悶,為什麼我唱歌的時候掌聲最熱烈呢?直到上了大學,學了心理學,我才知道,那是自我的心理作祟罷了!下面,附上《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的歌詞,作為老師,我們是否有必要溫習一下那段熟悉的旋律?

34年,從學生到教師,我所經歷的教師節

02 每年給老師一個小禮物,從未間斷

從那之後,我知道了除了國慶節和勞動節以及六一兒童節,還有一個老師們的節日——教師節。所以,每年的教師節,我都會給我的老師一個禮物:小學的時候,摘一個最大最圓最面(糯糯的感覺)的南瓜,送給老師;有一年,我還在南瓜上,削了一段皮,寫上了一句話。可惜,那個時候沒有相機,不然,也可以留下一段歲月的記憶。

再後來,上了中學,就學著鎮裡的孩子,給老師送卡片。卡片設計很精美,2毛錢一張——他們可以買,我們沒錢買——便用硬紙板做。我沒那方面的天賦,做得東西總是歪瓜裂棗——老師經常笑話我“像狗啃的”(後來才知道,那叫做“犬牙交錯”),但每次,我的老師都會很開心地打開,小心地收起來。有幾個老師,還會捧起我的臉,搓搓我的耳朵!

上高中之後,零花錢多一些,就再沒自己做過卡片了。但我明顯能夠感覺到,對於那些看起來很精美的卡片,高中的老師,不像初中老師一樣:臉上似乎沒有多少特別的表情,打開看一下,就放在了辦公桌上。只有我的語文老師,每次收到卡片,認真看看裡面的話,然後,會有幾句點評“有點文采”“有點深度”“有點感情”——以至於後來,把卡片送給他,我就會說“有點——”,請他他“填空”。

最遺憾的事大學。老師基本上是居無定所,只有行政人員有固定的辦公室,其他老師,上完課之後,往往不知所蹤。但依然會在教師節,寫幾張卡片,放到系辦公室,有沒收到,就不得而知了。只有教我們古典文學的老教授,每次都會在教師節前後,上課的時候,對大家說,謝謝大家的卡片!

03做老師了,我收到了許許多多的禮物

後來,我也做了老師。剛踏上講臺不久,就是教師節。孩子們送了我許許多多的小東西,一支筆上墜一個心形的小卡片,一本書裡面夾一張小卡片,也有的會送我一朵花,還有的會送我一個用廢舊撲克牌製作的精美的衍紙作品。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第一屆的幾個女孩子學生,畢業後的第一個教師節,送我的一件親手織的毛衣。

而那些大大咧咧的男孩子們,會送我一個熊抱,說是教師節的禮物。還有幾個喜歡打籃球的,說教師節當天不蓋我的帽,作為教師禮物。

我曾經在民族地區工作過,那一年,那些少數民族的孩子,還專門做了一場小型演出,作為教師節的禮物!草原上的孩子,是天生的舞蹈家和歌唱家,舉手投足,滿滿的明星範。

每一件禮品,對我來說,都是價值連城的——一張小卡片,一朵花,一個自制的小工藝品,一場演出,甚至一個擁抱以及不蓋我帽的承諾,其意義和價值,都是一樣的!

這裡禮品,絕大多數,我都珍藏著,雖然越積越多,但我想,那是一段經歷,是我與我的學生美好情感的載體,我會一直留著,留著,等老了的時候,下酒!

34年,從學生到教師,我所經歷的教師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