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羣」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微信群、qq群的存在十分普遍,小至小託班,大到高中班級,班主任都免不了建立一個群聊來保證和家長之間的聯繫。的確,班級群為家長和學校的信息發佈帶來了便利,但也有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抱怨群聊給自己帶來了負擔和壓力。

轟炸式回覆 "家長群"成老師隱形負擔

北京一初中班主任劉明稱自己最近得了"手機恐懼症":"自從進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長會!","有時候發一條學校通知,家長就轟炸式回覆。一會兒一條,微信一直蹦。"

一名幼兒園老師趙娟說,老師每天都要在群裡把小朋友吃飯的照片、學校通知等內容發送到家長群裡。家長們看到消息後,就會在下面回覆"謝謝老師"、"老師辛苦"等客套話。"我很感謝家長們對我工作的支持,但每個家長都發一句,反而讓後來的家長看不到重要信息了,所以我希望家長們少發。"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好的收到謝謝" 無意義回覆不想回也要跟風回

對於家長而言,當老師在群裡發佈消息時,緊接著群裡就會被家長們的各類日常問候與附和刷屏,也讓人"苦不堪言"。看到大多數的家長都在群裡附和"好的收到謝謝",一般家長都會跟著回覆一句,這樣一來群裡幾十個家長的消息必然會導致刷屏。然而要是不回覆,家長這時又該擔心老師是否會責怪自己對發佈的消息不上心,這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每天看群提心吊膽 家長壓力大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劉女士說:"老師每天要在群裡貼出班裡字寫得好的同學的作業本,還要點名哪些同學寫得不好,作為家長能不提心吊膽嗎?"

如今不少學校通過微信等形式群發消息,建立家校互動平臺,這無疑有助於密切家校聯繫,但對不少家長來說卻添了塊兒"心病"。"尤其當在群裡發佈孩子學習成績、點名表揚或批評的時候,簡直是自己回到了學生時代。"劉女士說。

除了孩子的學習表現外,群裡發佈的各類學校作業也對家長造成壓力。家長沈先生說,孩子雖然只是上小學,但每天各種課外作業通過微信群分發到家長手中,做完後再通過微信群上傳,相當於公開了每個人的作業,所以家長們都想盡一切辦法幫孩子把作業做得漂亮,甚至直接代勞。

"負擔群"變異"馬屁群" 家長群內"寫作文"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除了大量沒有意義的回覆之外,還有家長反映,有愛"拍馬屁"的家長喜歡在群裡"寫作文"。孩子開學入園第一天,為了拉進老師和孩子的關係,有些家長開始寫起了一個個長達800多字的大作文!動輒霸滿整個手機屏幕的大段文字,堪比某寶好評返現的複製粘貼。有的家長對老師獻上溢美之詞,浮誇造作;有的家長搬出某某老師的金句名言,阿諛諂媚;有的引發其他家長的連鎖反應,形成刷屏之勢。

一些家長反映,群裡家長經常會動用各種資源討好老師,比如,文藝活動時主動提供服裝;課外實踐時主動提供場地等等,給其他家長無形的壓力。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 家長教師齊抱怨

難怪有老師家長抱怨家長群成"隱形負擔",要是所有的家長為了給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多關照自己的孩子都曲盡諂媚,這樣也太累了。不但上班要關心工作群,而且還得時不時在家長群"演演戲"。其實,微信群裡只需討論孩子的學習生活,減少無意義讚美之辭和攀比,大家都能輕鬆許多。同時,減少無意義的刷屏,不要不斷的回覆"收到",避免真正有用的信息無法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