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參觀完南湖、紅船、紀念館,我們來到沈鈞儒故居,這又是一個好的傳統教育基地。

沈鈞儒,字秉甫,號衡山,1875年生於嘉興一典型的官宦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清朝的知府,從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29歲考中進士,可以說是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熟悉近代歷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劉春霖,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科的狀元(1904年),那次科考後,影響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從此結束。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就是這次科考,沈鈞儒考了二甲第75名,是正經八百的"進士第"。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沈鈞儒並沒有以此為榮,而是申請去了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私立法政大學法政速成科,第一次接觸了現代法律,為他日後在法制建設上的偉大成就奠定了基礎。回國後參加辛亥革命,1927年,沈鈞儒擔任上海法科大學教務長,培養了非常多的現代法學人才。1936年5月,沈鈞儒不僅是上海最有名的大律師之一,而且還是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這年9月18日,沈鈞儒組織救國會舉行了遊行集會,紀念九一八事變5週年,強烈譴責政府不抵抗政策,起到了非常大的轟動效果,惹怒了蔣介石,11月23日,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里等7位救國會領導被抓,史稱"七君子事件"。法庭審判時,連法官都是他的崇拜者,七君子取得了勝利,沈鈞儒卻高興不起來,他寫道:"我不要這樣的勝利,眼看地圖變了顏色,六千萬同袍淪亡在深淵之底,我們如果還有一些人氣,那裡有心思與自家人鬥鼠牙、爭蟲臂------我祈禱著這一天:能把我的血,飛灑到關外數千裡與天無際的白雲上,把我們的骨,深埋在那一邊的土裡,這才是我們的勝利!也是我們民族的勝利!國家的勝利!"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七君子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蔣介石最終於1937年7月31日發出了釋放令。七人出獄那天,數萬人在獄門口迎接,沈鈞儒發表現場演講:"可以告慰於大家的是,我們出獄與入獄時一樣,主張沒有變更,我們決不改變我們的宗旨,決定與過去一樣,站在民族解放的最前線!"鏗鏘有力,砸地有聲。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可惜的是,沈鈞儒故居頭門於1937年10月,遭日軍飛機轟炸燬掉。現在,是1999年嘉興市人民政府重建的。

頭門匾額"沈鈞儒紀念館",系江澤民題寫。臨街,東側是"衡山書屋",鮑賢倫題寫。二進儀門匾額"沈鈞儒故居",系李瑞環題寫。進入前廳,正中央是沈鈞儒坐身銅像,只見他長鬚飄然,慈祥善目,一手扶沙發,一手放在膝上,目視著前方。上懸一匾"始言堂",系九五叟顧廷龍敬題。這"始言堂",也由來已久,取自沈家堂號。語出沈氏統宗第九十一代孫、明代嘉興沈氏第二世沈光珏所著的《始言堂詩文集》。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東西兩邊多是領導人為紀念館題詞:"浩然正氣曜神州,錚錚鐵骨勵後人"喬石,"衡老精神,高山仰止"鄒家華,"弘揚愛國精神,振興中華民族"劉華清,"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錢偉長,"愛國老人,民主先驅",雷潔瓊,"愛國先驅,君子風範"張愛萍------歌頌著、讚許著沈鈞儒革命老前輩。

後樓為紀念館展廳,主陳列"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沈鈞儒",以大量翔實、生動的實物圖片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著沈鈞儒偉大光輝的一生,謳歌著沈鈞儒為祖國獨立、民主、和平、自由、富強的豐功偉績。沈鈞儒愛國民主人士,法學家,解放後,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沈鈞儒一生酷愛石頭,從抗戰時期在重慶的良莊寓所到解放後在北京的東總布衚衕的書房都取名為"與石居"。為了紀念沈鈞儒,特將祖居西廂房命名為"與石居",陳列著沈鈞儒不同時期收藏的各種石頭。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門聯:"愛石傳神堪景仰,臨池有味耐觀摩",系郭沫若題寫。一進屋,正中間懸掛一匾:"不遠復齋","不遠之復,以修身也",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左右對聯繫沈鈞儒自書:"無所住,儼若思",分別出自《金剛經》與《禮記》曲禮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寓意深刻。屋內"與石居"繫於右任1940年5月題寫,並寫道:"衡山兄愛石成性,所至選石攜陶陳列室中,以為旅行紀念,為題齋額,並綴於詞:求石友,伴髯翁,取不傷廉用不窮。會見降旗來眼底,石頭城下慶成功。"寄語抗戰勝利後在南京同慶。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沈鈞儒秉性堅強,業餘愛好收集石頭,"以石喻人,賞石勵志",常以石頭固有的特性,堅硬純潔,樸實晶瑩,來鞭策自己、教育子女做一個正直不畏強權的人。沈鈞儒寫道:"吾生尤愛石,謂是取其堅------至小莫能破,至剛塞天淵------"石如其人,高度概括了一代賞石名家的崇高品性。"室無石不雅,居無石不安,人無石不堅",朝夕相伴,人石相解,物我相比,返璞歸真,進入審美的最高境界。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與石居"的北面院內有一沈鈞儒、張象徵(字孟嬋)夫婦的墓碑。這墓碑象徵著沈鈞儒忠貞不渝的愛情,啟迪著、教育著人們。1934年3月22日,沈鈞儒的夫人張象徵在上海病逝。1936年1月3日,沈鈞儒率子女送夫人靈柩在嘉興沈家濱祖塋安葬,併為自己也築一生壙,以備百年後與夫人合葬。同年3月夫人逝世二週年,沈鈞儒又來嘉興省視建墓工程,並親筆題寫碑文:"沈衡山/張孟嬋夫人之墓""民國丙子二年立"。比這更感人的是,入殮時,沈鈞儒將自己的一張照片放在夫人胸前,又將夫人的遺像放入一金屬盒內,白天放入衣袋,亦似生前形影相隨,夜裡置於枕上,如同生前同床而寢。詩中說道:"君影我懷在,君身我影隨,重泉雖暫隔,片夕未相離"。每當有人給他介紹對象時,他就說:"請不要在我夫人面前提這種事情。"1949年春節,沈鈞儒又在《鴛鴦硯》上寫下懷念夫人的詩:"分離難複合,戢翼長相思------此硯永寶用,此情誓終古。"

人間楷模,君子風範 沈鈞儒故居

多少年過去,沈鈞儒終身沒有再娶。他不僅做到了橫的一夫一妻制,也做到了縱的一夫一妻制,他忠貞愛情,在妻子離世後,依然守影如身,獨自在思念中度過了三十年的鰥夫生活。他與張象徵的愛情,也是他偉大人生的一部分,為後人們所追思傳頌。這一切一切,充分反映出沈鈞儒對夫人的一貫生死深情,真乃,大丈夫也!

九口2018-8-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