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秋季是一个早晚温差大的季节,温度高湿度大的话就适合各种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另外,秋季又是各种水果、蔬菜、菌类的采食期和大量水产品上市的季节,容易发生因误食或加工不当引起食物中毒。

如何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平安度秋呢?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选购食品时,买安全卫生的食品。

① 食品包装胀袋、漏气的食物不能再吃了;

② 要仔细辨别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保存条件,不吃过期的的食品;

③ 不购买高危食品,如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等;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④ 不吃未经许可的街头盒饭,盒饭放置超过4小时后不宜再食用;

⑤ 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以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也不要食用变馊发酵的食品。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日常做菜,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各种蔬菜加热后,在放置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含有亚硝酸盐,而且放置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越高。但在低温下存放比在室温下存放,亚硝酸盐的含量要少得多。

而有些食品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如:

① 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抑制胃中的硝酸盐还原菌,使胃内的亚硝酸盐明显降低;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②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③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由于维生素C可防止胃中亚硝胺的形成,还有抑制亚硝胺的突变作用。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虽然冰箱对食品有防腐保鲜作用,但冰箱并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险箱”,因为冰箱中的食品可能受到一些嗜低温的细菌的污染,如耶尔森氏菌,这种细菌随未再加热的食品进入结肠后,可使结肠黏膜脱落,发生肿胀,引起广泛炎症,致人腹痛、腹泻、呕吐,引起耶尔森氏菌结肠炎,是人们所说的“冰箱病”的一种。所以建议大家:

① 冰箱存放的食物要生熟分开,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② 熟食在食用前要加热消毒,温度必须达到70℃以上且持续2分钟以上;

③ 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过久,蔬菜即使储存在冰箱内也不应超过3天;

④ 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星期一次,可用0.5%的漂白粉擦洗。要特别注意擦洗箱缝、拐角、隔架,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擦干净。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家庭加工水产品如处理不当,容易发生中毒。有些人认为海鲜鲜活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只有腐败变质的海产品才能引发食物中毒,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海鲜中导致腹泻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病菌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自身所带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所以要预防海鲜引起的食物中毒要做到:

① 加工海鲜时要彻底加热,要煮熟热透再吃;

② 加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具、容器专用,生熟分开,禁止用洗生海鲜的容器洗青菜、水果、工具等;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③ 吃剩过夜的熟海鲜再食用时,要彻底加热;

④ 严禁食用发生赤潮海域的海产品;

⑤ 制作海鲜时一定要选料,去除腐败变质类海鲜;

⑥ 每次吃海鲜切忌吃得过多,即使是加热煮熟后的海鲜也不能一次过量食用,否则会产生胃肠道反应。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菜豆,是指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等。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致病。皂苷主要在菜豆的外皮内,只要烹调时间足够就能消除其毒性。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预防菜豆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烧熟煮透,无论是炒、炖、凉拌,都要加热至菜豆失去原有的生绿色,食用时无豆腥味,不能贪图色泽或脆嫩的口感而减少烹煮时间。烹调时,要使厨具内所有菜豆均匀受热,保证所有菜豆烧熟煮透。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毒蘑菇中毒后,没有特效疗法,病死率高,预防尤其重要,引起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采、误服和烹调方法不当所致。预防毒蘑菇中毒应抓住以下几点:

① 凡有菌环、菌托的野生蘑菇最好不要食用,虽然这一大类野生蘑菇包括一些可食蘑菇,但其毒蘑菇形态与可食蘑菇相似,很难辨别,易误食。

秋季预防食物中毒,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


② 对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采集食用,不采不吃野蘑菇,食入干毒蘑菇也可导致中毒。

进食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要立即自行救治,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