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回延安民众剧团寻根溯源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回延安民众剧团寻根溯源

1938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毛主席的倡导下成立,剧团以“唤醒民众、一致抗日”为己任,以文化激活抗战热血、以文艺点燃战斗激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等艺术形式,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在抗日战争年代发挥了特殊战场的重要作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80年后,前身为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走进延安民众剧团,他们不忘初心,寻根溯源,与延安民众剧团的演员们同台交流演出,再一次唱响经典、唱出新时代!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回延安民众剧团寻根溯源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回延安民众剧团寻根溯源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的演员们身穿“我从延安来”T恤,与延安民众剧团的演员同台交流演出,演员们先后演出了《血泪仇》《红灯记》《探窑》《洪湖赤卫队》《祝福》《周仁回府》《杨门女将》《清风亭》《三娘教子》等经典唱段及秦腔曲牌。其中,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1943年创作并演出的抗日剧目《血泪仇》和戏曲研究院复排的新版秦腔《杨门女将》更是意义非凡,两部作品反映了两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改革创新、传承发展的优秀品质。演出最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继承先贤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精心锻造戏曲精品剧作,在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进程中做出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