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绕不过的坎:富养儿孙穷养老!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的出生数据1786万人下降了3.5%。

2018年,从媒体和专家纷纷发声要采取各种举措提振二胎生育情况来看,今年的新增人口数据大概率也是持续下降的。

中国老人绕不过的坎:富养儿孙穷养老!


随着新增人口的迅速下降,中国迈向老龄化社会的速度也在加快。可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水平和观念却没有跟上这种速度。

一份老年人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两千多位老人的日常开销中,30.74%用于日常开支,23.51%用于补贴儿女,只有3.3%用于自己的休闲生活。

这或许能代表目前大多数中国老人的真实情况:养老可以穷一点,但是儿孙却要富养。

和女儿住了9年,她选择搬出去

这是湖南一位71岁老人的真实故事,她退休后把自己住的房子租了出去,搬到了女儿家住,这一住就是9年,在9年的时间里她资助了女儿一家10万买车,买菜做饭搞卫生一人承包。

几年下来,自己的养老积蓄加退休工资,花在女儿一家身上的有几十万,而自己连新衣服都没买过几件。

日常生活中买米、提大件玩具,都是自己坐公交搬回家,坐小车的福都没享过。

中国老人绕不过的坎:富养儿孙穷养老!

2010年,老人终于决定要搬回到自己家住了,因为在女儿家住的这些年,身心俱疲,高血压也起来了。为了图个清静,老人决定干脆搬出去自己住。

在中国,这种情况其实非常普遍。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王堂生就表示,多数老年人都受“子女好,自己就好”的影响,把更多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给子女,有时结果却适得其反。

事实上,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懂得富养自己才是不给子女添麻烦。

子孙富养要有度

我们身边的很多老年人其实都有一个观念,那就是手里有一分钱,就想着给儿孙买这买那。自己却舍不得吃穿,过得紧巴巴。

但是这种付出却未必会换来子女的孝顺,我一个同事的外公就经历了这种遭遇。

他外公外婆都是农村人,外公早年退休后又一份稳定的退休工资,她外婆还开了一个小卖部,老两口退休生活在农村虽然谈不上富足,但是也不算拮据。

中国老人绕不过的坎:富养儿孙穷养老!

老两口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各自生了三个孩子,按照一般观念那是子孙满堂,应该非常幸福才是。

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两位老人尽心尽力带着孙子孙女,手里但凡有一点儿好的,都会给他们。逢年过节、开学放假还总会给孩子们发红包。

几年过去,花出去的时间和金钱都不少,可是两个儿子都不开心了,原因就是互相觉得不平衡,谁对谁好一点、坏一点计较起来了。

结果大闹一场,老两口和儿子儿媳的关系疏远了不少,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无私花出去的时间和金钱怎么就换来了这种结果。

老两口后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多花一点在自己身上呢。

让老人过得好一点,需要两代人的努力


事实上,老人退休了过的好一点并不难。需要的只是老人在观念上的一点点转变,以及年轻人的一点点努力。

中国老人绕不过的坎:富养儿孙穷养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老人养老的观念也要慢慢随着改变,老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老年生活与精神世界。物质上善待自己,给自己多一点精神享受,花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而子女也要有意识提前准备,多积攒财富,为爸妈富养老提供条件,毕竟老年人最需要的陪伴和关怀,也是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时间基础来支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