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企业管理之道——第七章长生长胜之道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之道——第七章长生长胜之道


、宇宙随规则而生,成长,发展,变化,生生不息。而万物均为自身种族的可持续发展孜孜不倦的进化着,以求得自身生命的长存与种族的长生。我们人类,童年时期待快乐永葆,青年时渴望真情永固,中年时期望上下安好,老年时惧怕死亡的脚步。可见,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而追求的核心在于自身的长生与长胜。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即讲述了长生长胜之道的奥义。

原文: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之道——第七章长生长胜之道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理解:

人们往往羡慕天地是永久存在的,殊不知,天地之所以能够永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从来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去破坏其他万事万物的因果,他们永远遵循其他万事万物自身变化规律而顺其自然,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平衡集合的体现。正因为他们不干涉万物的和谐,平衡,所以它们能够永世长存。成功的管理者/统治者亦懂得这样的道理,他们在其所在组织/国家中遵循客观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他们在组织/国家发展过程中极会用人,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并能为了大局而站在客观角度不断的去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他们得到了组织/国家中主流成员的尊重,使其个人出色的人品,精神价值永世长存。

企业管理延伸: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渴望基业长青,然而基业长青是一个过程,真正决定这个过程成败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导者与骨干精英们每一步的行动形成的思想与规则。思想指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文化,规则指的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选择的路径。路径不同,则企业的格局及最终的成就会有质的差别。

而道德经理论的奥妙在于其讲明事物发展变化极强的辩证性,即: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是与非,关键在于如何在对与错,是与非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比如:华为,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很多人将任正非神话,殊不知其成功的根源及核心在于华为的经营自始至终在运作规则上始终保持着客户、员工、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平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内部钱分对了,管理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因为平衡就没有内耗,没有内耗就会统一向着更大的目标去前行。而中小微民营企业,之所以发生很多员工难管,人难招,各种劳资纠纷风险大,员工忠诚度低的问题也在于其利益分配不均。在我看来,中小微企业的利益分配不均很大原因来自于其自身运营效率的低下,比如:有的企业因为自身业务开拓较好,因此没有在内部耗损与浪费上进行把关,导致大量成本被市场拓展良好所掩盖,企业管理者亦没有拿出时间精力去管理节流问题。一旦市场业绩不佳,则其大量潜在成本就付出水面给予企业致命一击。

由此可见,企业长生与长胜之道不在于企业负责人的意志怎样,而更在于企业所在行业,所属市场的规则怎样?要想永葆基业长青,则对企业负责人的要求更多的是平衡好企业内部发展与发布市场规则变化的平衡,至于如何平衡,则更多的在于负责人的眼光,格局与面对利益时的选择了。老子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也是对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中圣人之道的最好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