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欢汉字吗?

日本人喜欢汉字吗?

不管有没有学习过日语,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是使用汉字的,但是日本人也自己创造了一些中国人看不懂的假名(虽然是从汉字的边旁部首演化出出来的),有网友说,日本人应该更加喜欢假名吧,毕竟汉字是从外国进来的,属于“养子”,而假名是自己创造的,假名才是“亲儿子”。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的。

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一个事物,用汉字来描述往往就是比较正规、严肃的,相反,用假名来描述的话就是比较随意、不正规的。比如在一个公司里,董事一般写成“取締役”,其实严格说来,这样的拼写是不对的,正确的写法是“取り締り役”,包括了两个假名,但是日本人觉得,这个名称里面夹杂两个假名给人的感觉就不正规,不能给董事这个职务增加一点权威感或者说责任感,因此便拿掉了这两个假名,看起来就严肃多了。

日本人喜欢汉字吗?

这是一个小例子,再举一个大一点的例子。笔者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战前日本人写的假条。那张假条的大意是:我今天(某月某日)由于感冒不能上班,特此请假一天,请予核准。写好后,让他的孩子把假条带到公司,交给经理。我们看其中一句话的现代日语表达:“風邪のため欠席(由于感冒不能上班)。”本来这样写就可以了,但他觉得这句话中有假名,不正规、不严肃,于是把“ため”改写成“為”(理论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很别扭),但那个格助词“の”却无论如何没有对应的汉字,于是他就用与“の”意思相同的“之”代替,所以这句写成了“風邪之為欠席”。

这个现象,从表面上看好像有点奇怪,但仔细分析一下,您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假名虽然是“儿子”,但它毕竟只是发音符号,不能描述复杂的事物。相反,汉字虽然是“养子”,但它既是发音符号,又是表意符号,因此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比较适合描述复杂的事物。所以说,日本人在假名与汉字的问题上,有时对待“养子”比“儿子”更亲。

笔者在这里也想提醒那些在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国朋友,在给公司写报告时,千万不要耍小聪明,卖弄自己的日语知识,故意将“取缔役”写成“取り締り役”(以及其他类似情况),以免弄巧成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