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鼻祖?

道學鼻祖

《宋史▪道學傳》認為道學復興於北宋中葉,彼時周敦頤(1017-1073)得聖賢不傳之學,創作了《太極圖說》和《通書》,“推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成為道學的開山鼻祖。

在周敦頤之前,胡瑗著有《論語說》、《春秋說》,孫複寫了《春秋尊王發微》,范仲淹有《易義》,歐陽修也著有《童子問易》等。但這些著作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道學,而是兩漢經學的繼續,它們沒有論述道統,僅僅是說經的講義而已,並沒系統地觸及道學的基本原理。在這些書中看不到“理氣之辨”、“理一分殊”、“動靜無端”等道學的命題,也沒有出現圍繞“太極”、“陰陽”、“心”、“敬”、“氣質之性”等範疇的論述,因此不是道學著作。只有在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和邵雍的《觀物內篇》中,道學思想的基本體系才第一次完整的呈現了出來。

為什麼說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鼻祖?

周敦頤與張載、邵雍及二程合稱“北宋五子”

《二程集》記載,一日程頤去拜會邵雍,程頤指著桌子問道:“此桌安在地上,不知天地安在何處?”邵雍遂向他“極論其理,以至六合之外。”程頤聽後嘆道:“平生唯見周茂叔(周敦頤)論至此。”可見周敦頤的道學體系與邵雍一樣,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都是從天及人,由天理而至性情。所以朱熹認為周敦頤和邵雍才是道學真正意義上的鼻祖。同時,認為周敦頤的氣象比邵雍還大,他說:“周子從理處看,邵子從數處看,都是這理。”“從理上看則用處大,數自是細碎。”

周敦頤傳略

周敦頤被視為道學家中第一個闡發“性”與“天道”理論的人,但是在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人知道他的哲學思想。人們見他從政精絕,就認為他仕宦過人;見他退隱山林,瀟灑自如,便說他有仙風道骨。他生前沒有形成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學派,死後也沒有出現系統傳承他的哲學思想的弟子。他過著典型士大夫的人生,幾乎沒有做過什麼大事,史家對他的生平也只是平淡敘述,廢筆墨最多的地方竟然是官職的調動。而他所做的也只是一些小官,平生輾轉於南方,與洛陽城中的邵雍、司馬光以及西安城裡的張載沒有什麼交集。

為什麼說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鼻祖?

周敦頤(1017年-1073年)

周敦頤在南安做官時,與程珦相識,程珦是為數不多賞識他的學問的人,並讓自己的兩個兒子程顥和程頤拜他為師,彼時二程也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少年。在二程的語錄中,每提起周敦頤的地方基本都是追憶往昔,似乎在後來很長的時間裡,他們並不曾會面或聯繫。至於他的學術思想,二程沒有進行過多的褒貶,更沒有系統的論述。程頤自稱與其兄,少年受學於周敦頤,“遂厭科舉之業,慨然有求道之志。”後來又求學於胡瑗門下,周敦頤之於其學術影響,似乎僅僅是兒時的啟蒙,而非傳承。​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二程確實繼承了周敦頤開拓的路線,走上了研究“性”與“天道”的道學之路。

“誠”是“理”的雛形

周敦頤在《通書》中承繼了《大學》和《中庸》的思想,論述了“誠”的兩層含義,《誠上第一》首先說:“誠者,聖人之本。”又說:“聖,誠而已矣。”確立“誠”是聖人的本質。接著,周敦頤利用解說《周易》的方法來論述“誠”這個範疇,認為“誠”是出於自然的,正所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與《中庸》的“誠者,天之道也”相呼應,這便凸顯了“誠”的第三層含義——“誠”雖然是聖人的本質屬性,但這個範疇源自天道,因此它是論“性”之學裡的最高範疇。這個思想在周敦頤的體系中還顯得很模糊抽象,但只要我們瞭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的體系,便可以發現周敦頤的思想是其雛形。

為什麼說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鼻祖?

朱熹《周敦頤贊》

在程朱理學中,“理”是最高的範疇,在“理氣論”方面,“理”被說成是天道造化的最高本體,是天道領域的最高範疇;同時,在“心性論”方面,“理”又被說成是“心性”的本來面目,叫做“天理”。程頤講了氣質之性和天命之性,其中天命之性就是符合天理的“性”,是人性的本來面目,它是純粹至善的。這樣,在程朱理學中,“理”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自然界方面,“理”是萬物生成的本體;二、人性方面,“理”是人性的本來面目;三、對前一觀點的延伸,“理”是純粹的至善。

如果我們對比程朱理學所講的“理”和周敦頤所說的“誠”,會發現後者其實是前者的雛形。在《通書》裡,“誠”也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誠”本原於天道,它是“寂然不動者”;二、“誠”是心性論裡的最高範疇,所謂“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三、“誠”是“純粹至善者也”。

由此可見,“理”其實是對“誠”的進一步完善,周敦頤的“誠”只是“理”的雛形,他對這個範疇的闡釋也與程朱存在一些區別。例如,周敦頤沒有說“誠”是萬物的本體,只是說“誠”本於天道,與萬物同源;又如“誠”是五常百行的基本,但不是其本來面目,五常百行只要不違背“誠”,就不會被邪暗堵塞,安然無事。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周敦頤關於“誠”的主要思想如下:

一、“誠”是“理”的雛形,周敦頤用“誠”來講述應該如何“立人極”的問題,後來道學家們把這個問題發展成“窮理盡性”的命題;

二、“誠”分為兩種境界,第一種是無需修行,先天即可到達的境界,叫做“誠者”。對於這種境界,修道者只需要守住“誠”,使其“寂然不動”,主靜無慾即可;這個思想在程朱的體系中,被稱作“天命之性”;程顥寫了《識仁篇》來發揮它;

三、“誠”在慾念生起,幾善惡之後,會動而邪,因此需要通過定性,復其不善之動;這個思想在程朱的體系中,被稱作“氣質之性”,並提出了澄清與修行的功夫論;程顥寫了《定性篇》來發揮它。

至於程顥的這兩篇哲學名著,我們留待日後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