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健康跑步之:關於腳落地的方式

科學健康跑步之:關於腳落地的方式

跑步的時候,腳落地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腳後跟落地、全腳掌落地和前腳掌落地

絕大多數初跑者跑步的時候都是腳後跟落地,剛開始沒感覺,但是一旦以後跑遠距離以及跑量多了,你的膝蓋和腳踝肯定會出問題。跑步的時候,腳每次落地都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於膝蓋,腳後跟落地會造成反作用力直接到膝蓋,對膝蓋軟組織的傷害特別大。總的來說,腳後跟落地會有這幾種情況:重心靠後,跑不起來,不協調。沒有後蹬或後蹬幅度小,產生了制動,影響了摺疊,送髖擺腿,故跑不快。最重要的是,腳後跟落地對身體不利,腳跟著地重力得不到腳弓的緩衝,所產生的震動要比前腳掌著地大得多,會使身體各部位,包括腦和內臟器官受到震動,容易引起膝關節的損傷。腳跟經常和硬地碰擊,還會使腳後跟皮下脂肪墊受損,引起足底筋膜炎以及腳後跟疼的毛病。

跑步的時候,正常落地應該是前腳掌落地或者全腳掌落地。一般來說,10K以內的,用前腳掌落地有助於提速,這個距離也是我們小腿肌肉能夠接受的距離。

超過10K的,一般用全腳掌落地或者前腳掌落地然後快速過渡到全腳掌。需要注意的是,前腳掌落地對小腿肌肉要求高,如果小腿肌肉不夠,你剛開始用前腳掌落地會出現小腿肌肉疼的情況,所以平時也要注意鍛鍊小腿肌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