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初入职场的90后,我发现了拉开收入差距的真正秘密!

复盘初入职场的90后,我发现了拉开收入差距的真正秘密!

90后一代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了职场主力,你现在招人,基本上都是90后甚至95后。

在一部分90后还在做执行类的基层工作,每日例行哭穷的同时。另外一部分90后已经开始抓住上升的机会,成为主管、总监、甚至于上市公司副总。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职业发展的差异?

是认知,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的行为,行为又影响了结局...

我来分享一下这些我见过混得好的90后们都有什么特质。


1.关注自己的时间价值,善于利用好每一分钟。

月薪10000的人,一个小时59元 。

月薪10万的人, 一个小时590元。

而对于很多咨询顾问、律师,而言,一个小时1000-3000元。

为什么很多高管会对于低效率的下属没有耐心?

原因就在于你浪费他的每一个小时,都太值钱了。

职场精英们在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完整的时间越来越少,碎片化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工作的时间和地点也不固定,工作和生活越来越融合,人们每天都接收海量的信息,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

在这样的现代化的职场环境里,我认为对于精英而言更需要借助各类便携和高效的工具,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

现在“把时间留给家人”的这种言论在千禧一代中深得人心。虽然有很多人提倡生活是属于自己的,但是支撑生活的基础却是收入。

你的收入上去了,你才会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

负责杜蕾斯微博营销的环时互动CEO金鹏远,周末就不参加各类活动,留出整块时间陪女儿。他能完全把周末的时间留给自己,靠的是自己强大的营销能力。但不是谁都可以像金鹏远这么牛逼的,所以,对于大多数职场精英来说,无奈之处在于工作是要优先于生活的。

既然优先于生活的基调已经定下了,我们就应该绝望吗?不是的,虽然工作优先,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省自己的时间,达到让生活的比例更高的目的。

2.善于合理利用工具,提高自己的效率

对于很多职场精英而言,他们一个人可以抵得上三五个普通人,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效率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良好的工具会帮你解决很多烦恼,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印象笔记:记录碎片化信息的好帮手

工作中难免会产生很多鸡零狗碎的东西,说不重要吧,又非它不可。关键时刻去寻找还真费时间。我们应该养成一种好习惯,把这类信息记录在印象笔记软件上,这有三个好处:

一:便于查找,长期保持这个习惯,会节省在寻找上的大量时间。二:方便理解,输入+输出的模式有助于建立自己的工作体系,一条条信息归纳总结起来,你对项目的理解会更深刻。三:量变产生质变,坚持下去你会变得很牛逼。因为你的知识储备量会非常庞大。


记住: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幕布:优秀的辅助思考软件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一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信息流。我们从公众号、豆瓣、知乎、得到、简书等等途径进行了大量吸收。一周下来,我们会认为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

但是仔细思索,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不知道。这就好比一个人已经跑在路上一年,结果发现自己一直在兜圈子一样可笑。关键点在于怎么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而幕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有这几个好处:

一:结构化笔记,用幕布做出来的笔记是可以分层级的,在记录的同时顺便就整理了。这样,我们可以构建清晰的思维逻辑。 二:一键生成思维导图,这个太重要了。做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它无限降低了提高效率的成本。同时把自己的知识框架直观的展现出来,方便查缺补漏。 三:使用简单,降低了学习成本。幕布配备了方便易懂的使用教程和快捷键列表,只需要稍微看看,就能马上学会使用方法。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世界,以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还需要一台足够轻薄、屏幕够大,而且安全的笔记本电脑。

对于千禧一代,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人们来说,移动办公已经是日常。地铁、星巴克、车上,无论在哪都能看到拿着笔记本工作的人。我自己的感受是别的东西可以差一点,笔记本一定要好。这款笔记本有这么几个我喜欢的优点:

一:重量轻,厚度为越薄越好,重量最好不超过1.5kg。天天都背着电脑包,对肩部负担已经很大了。出门旅行的人都知道,东西越轻越好。因为随着时间,人的体力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刚开始背5kg觉得so easy,2小时后2kg都觉得沉。电脑天天带在身上,真的是越轻越好。 二:屏幕要大。屏幕足够大,看起来才不费眼睛。但是大就代表着占空间和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款笔记本显然考虑到了这个需求。 三:安全性,经常在外面办公。有些公司的机密还是不方便展现出来的,这个时候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工作怎么办?所以笔记本电脑最好有一些安全加密或者是防偷窥的功能。


3.擅长通过制定规则、总结方法论提高工作效率

我的某位高管学员就会和下属制定这样一个规则:重要的事不用微信联系,紧急就打电话,不紧急发邮件,把背景一次性交代清楚。

这个规则的背后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微信传递的信息都很碎片化,很可能每一次沟通都要去翻阅很多条消息寻找上次沟通的背景。而且还会面临篇幅限制,聊天记录被清除等等问题。

如果使用邮件,对于领导来说方便了了解背景,对于下属来说也方便理清思路。这个规则在把活做好的同时也提高了双方的工作效率,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

比如日本的管理学专家 大前研一,他之前是日本麦肯锡的董事长,每做一个客户咨询项目,他都会把相应的方法论总结出来,形成工作模板,甚至于出版成一本相关领域的工具书。

做一件事,有三个以上的结果,也是精英们很强的一项能力。

4.哪怕不是领导,也擅长通过其他人拿结果。

职场发展顺利的新人,3-5年之后就开始带一个小团队做事。

对于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执行,而是弄清战略方向,找到合适人才,通过其他人来拿结果。

一个领导而言,每日处理的大小事项往往有十多项,重要的是理清楚哪些是可以授权出去的,哪些需要自己处理。

对于管理者而言,重要的是让正确的事相继发生。

哪怕对于还未晋升的职场精英而言,他们也很擅长借助于外部力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比如,老板让你做一个新的活动海报设计,你是不是可以自己想一些创意,然后在一些外包设计平台找设计师来帮你完成。

包括说老板安排你去调研一个全新行业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商业机会,你是不是可以通过人脉找朋友帮你约到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总监。

有朋友推荐的信任背书,效率一定比自己上门一个个陌生拜访来的高。


总结

混得好的90后们特别关注自己的时间价值, 同时善于利用他人拿结果,通过制定规则和擅用各类软硬件工具,来提升自己的效率。

最重要的是,让你的时间变得更值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