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好茶不簡單,泡茶之水有講究

明代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中提到:“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也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明水對茶的重要,茶發於水,水乃茶之母。

泡茶之水有哪幾種?

泉水:一般說來,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爽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汙染少,水質最好。陸羽《茶經》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所指山水即是泉水。

江水:泡茶用水,雖以泉水為佳,但溪水、江水與河水等常年流動之水,用來沏茶也並不遜色。

井水:井水屬地下水,是否適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論。有些井水,水質甘美,是泡茶好水,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東傳心殿內的大庖井,曾經是皇宮裡的重要飲水來源。

雨水、雪水:雨水和雪水被古人譽為“天泉”。用雪水泡茶,一向被人重視。秋季,天高氣爽,塵埃較少,雨水清潔,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節,和風細雨,有利於微生物滋長,泡茶品質較次。夏季雷陣雨,常伴飛砂走石,水質不淨,用於泡茶茶湯渾濁,不宜飲用。

自來水:自來水一般都是經過人工淨化、消毒處理過的江河水或湖水。凡達到我國衛生部制定的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自來水,都適於泡茶。但有時自來水中用過量氧化物消毒,氣味很重,用之泡茶,嚴重影響品質。

喝杯好茶不簡單,泡茶之水有講究

泡茶水的水質講究

清:就是要求無色透明,無沉澱物。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種常識。如果水質不清,古人也想方設法使之變清

活:有了“清”作為前提,古人要求水“活”。所謂活是要用流動的水。蘇東坡《汲江水煎茶》,在月色朦朧中用大瓢將江水取來,當夜使用活火烹飲,方能煎得好茶,真是經驗之談。

輕:這是古人的一條標準,現代科學中,運用化學分析的方法,將每毫升含有8毫克以上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到8毫克的稱為軟水,硬水重於軟水。實驗證明,用軟水泡茶,色香味俱佳;用硬水泡茶,則茶湯變色,香味也大為遜色。

甘:水是用來喝的,最終要求還是要有滋味,宋代詩人楊萬里有“下山汲井得甘冷”之句,可謂一言知之。古人品水味,尢崇甘冷或曰甘冽。所謂甘就是水一入口,舌與兩頰之間會產生甜滋滋的感覺,凡水泉甘者能助茶味。

冽:就是冷、寒。古人認為寒冷的水,尢其是冰水、雪水,滋味最佳。這個看法也自有依據,水在結晶過程中,雜質下沉,結晶的冰相對而言比較純淨。至於雪水,更為寶貴。現代科學證明,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雪水、雨水才是純輕水,宜於泡茶。

喝杯好茶不簡單,泡茶之水有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