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銘中的中庸之道

「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铭中的中庸之道

「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铭中的中庸之道

近期,在銅川市黃堡鎮史家塬村發現一方清代道光年間夫婦合葬墓誌銘。該墓誌銘青石質,方形,由碑蓋和碑身組成,均長63cm,寬60cm,厚9cm。碑文既有記敘逝者名字、職業及生平事蹟的“志”,又有表示對逝者的悼念和讚頌的“銘”。碑文字體方正,筆畫工整,有如字帖,是一方民間較為罕見,書寫格式、制式規格,保存完整的墓誌銘。尤其是銘文觀點獨特,富有哲理,給當代人以啟迪和思索。

碑蓋四周雕刻有蔓花和祥雲紋,中間從左到右刻有18個篆體大字:“皇清大德望華亭史公德配太君梁孺人合葬墓誌銘”。碑身刻有志文23行,共740字。為方便閱讀,筆者對其作了斷句和加了標點。

「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铭中的中庸之道

全文如下:

嘗怪近世撰述家,每遇畸人詭行,輒樂為之表襮。而於古所稱庸德□□□有載筆,豈真比戶可封,美不勝書歟?抑以其無足震炫耳目,遂從略棄置歟?夫自淑其躬,與世無兢,此固司徒賓興之典,所當亟登者也。以奉所見聞所及,姨丈史公殆其人歟!公諱策,字華亭,世居邑南之史家原,祖以上代有隱德。有諱濟泰者,是為君考;配馮孺人,是為君妣。公以親老家中,棄帖躬耕以養志,深得其歡心。自太公夫婦歿後,公益自謹,言笑不苟。閨門之內,如對賓客,後進者嚴憚之。然公宅心醰粹,與人無忤,犯而不校之風,里人比之王彥方雲。使鄉舉裡選之法尚行,當不至以遺老終也。然積德者後必昌,不於其身,必於其子孫。則他年蕃衍之盛,固可預決矣。元配梁孺人,即奉姨母,年十五歸君。淑慎勤儉,克敬以孝,治家嚴正,內外飭然。公之得無內顧之憂者,孺人之力居多焉。公以道光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卯時歸館舍。孺人從公之歿,哀毀成疾,不就醫藥,年餘亦相從地下。迨深明大義,不忍其夫獨死者也,斯誠非凡婦所能矣。今卜吉於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初十日申時,合葬於村之西建東坪新塋,乙山辛向。姨弟景範命奉誌其壙之石。奉既居中表,且知公及孺人悉,安敢辭以不文,使公與孺人之事與德終湮沒不彰乎!公生於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九日吉時,距其歿享壽六旬有四。孺人生於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子時,享壽六旬有五,卒於道光十六年五月十六日卯時。有丈夫子一,即景範,娶郜氏。女子子二,一適郜門,一適張門。孫男一,名義;孫女二,長適郭門,一尚幼,例得書。銘曰:生則同生,死則同死。夫唱婦隨,終不異始。物有息機,人貴知止。喪死養生,吾書則已。曲中人情,深合天理。如此夫妻,古今有幾!緬彼風徽,莫不興起。

邑儒學生員愚外甥趙奉祖頓首拜撰文

邑儒學生員愚甥婿楊述□頓首拜書丹篆蓋

道光十□年歲□戊戌仲冬月穀旦

(注:因年代久遠碑文個字內容缺失,文中以□代替。)

「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铭中的中庸之道

撰文者趙奉祖是一名縣學秀才,墓主人的外甥,王益區義興村人。他另撰有《重修天地關聖佛祖菩薩廟碑記》碑文,是義興村修廟立碑的負責人。

意譯大意如下:

我經常質疑當前為什麼人們在撰書寫志時,每遇到奇人怪事,總喜歡大寫特寫,四處宣揚,以刺激人們的眼球。而對於遵循中庸之道的正人君子,卻鮮有人去記載他們的事蹟,鮮有人表彰他們的優秀品質。難道這樣的人處處皆有,因而不值得記載嗎!難道由於他們事蹟,沒有達到驚天動地的地步,就可以棄置不寫嗎!在我看來,那些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與世無爭的人,他們所具備的優秀品質,是符合古代“賓興之制”標準要求的。在古代可由地方官員向朝廷推薦,委任為官吏。

依據我的所見所聞,認為自己的姨父史策,就是這種人。史策,字華亭,世代居住在同官縣南邊的史家原。他的祖上樂善好施,明禮崇德,優秀品行得到了後裔的承襲。史策的父親叫史濟泰,夫人姓馮。由於二老年邁,史策不再讀書,以求考取功名,而是回鄉務農,贍養父母。在他的孝敬下,老人安度了晚年。父母去世後,史策內心很痛苦,他愈發嚴謹,不苟言笑。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嚴格要求子女,凡事都按規矩辦理,晚輩見他既敬又畏。其實,史策外表雖然嚴肅,但內心淳樸善良。為人公道,做事厚道,不與別人爭鬥,從不沾染歪風邪氣,鄉親們將他比作漢代品德高尚的仁人王彥方。假如古代的鄉舉裡選制度,繼續得到執行的話,那麼具備優秀品行的姨夫,一定會被推薦選拔出來,而不至於一輩子默默無聞。然而,積攢善行的人必有好報。即便今生自己得不到,兒女後代也會享受到這份福分。如今,姨夫一家,子孫眾多,可見就是得到了他的蔭德護佑。

我的姨媽,十五歲嫁到史家,賢惠勤儉,孝順公婆,治家嚴謹,內外井然。姨父之所以能夠在外安心做事,主要是姨媽在內精心操辦家務的結果。姨父於道光十六年(1836)六月二十一日卯時去世。姨父離世後,姨媽悲傷成疾,拒絕醫藥,一年後便病故了。她是不忍心姨父孤單一人在地下,便去陪伴姨父去了。這種生死相戀、恩愛相依的夫妻感情,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啊!

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初十日申時,姨父、姨媽合葬於村西建東坪的新墳,墳塋座南朝東。表弟史景範請我撰寫墓誌銘。我們兩家既是親戚,我對姨父、姨媽的生平事蹟又很熟悉,怎能因自已的文才不高而推辭,進而使得兩位老人的品德埋沒,得不到表彰呢!

姨父生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初九日吉時,享年64歲。姨媽與姨父生於同年,去世於道光十六年(1836)五月十六日卯時,享年65歲。他們膝下有一子,叫史景範,娶郜家女兒;有兩個女兒,一個嫁到郜家,另一個嫁到張家;孫子叫史義,大孫女嫁到郭家,小孫女尚幼。

「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铭中的中庸之道

墓誌銘的作者,從儒家倡導的中庸之道的角度,論述了評定道德品質的標準。儒學經典《中庸》雲:“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別人。出了問題,對上不埋怨天命,對下不把過錯推給別人。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著作《菜根譚》中,也有一句至理名言:“庸德庸行,和平之基”。涵義是,怪異的言行、奇怪的技能,這些都是招致災亂的根源。只有那種平凡的德行和尋常的言行,才可以保持自然法則,維護社會和平。

趙奉祖筆下的史策、梁氏兩位老人,一生辛勤耕耘,孝敬長輩、愛護子女、友善鄰里,夫妻雙方相敬如賓。他們的德行雖然平凡無奇,但其勤勞嚴謹、孝敬善良、淳樸純厚的優秀品質,不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所需的“和平之基”嗎?

「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铭中的中庸之道
「王益文苑」清代墓志铭中的中庸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