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都很厲害?吃「苦」吃出來的

苦刺是潮汕地區頗受喜愛的一種野菜,其對生長環境不挑剔,山野、溪邊、丘壑,到處都有它的蹤影。苦刺全身長滿鋒利的尖刺,在以前,可用來圍做籬笆。一些菜園的四周只要栽種下了苦刺圍籬,無須打理,它便會瘋長,成為天然的田園屏障。儘管不起眼還帶刺,其清香風味也惹得向來會吃的潮汕人挖掘出它的美味。

潮汕人都很厲害?吃“苦”吃出來的

潮汕人都很厲害?吃“苦”吃出來的

早晨摘下新鮮的苦刺心,帶著春夏清爽的氣息,這看起來毫不起眼甚至帶刺的綠葉,到了潮汕人手裡,演變出苦刺蛋、苦刺丸、苦刺湯等多種新奇吃法,竟有種苦盡甘來的芳香,讓人神清氣爽,食慾大增。

夏季高溫悶熱,難免食慾不振,滿桌菜式中這一清香的山野美味最讓人食指大動,一般來說人們都不喜歡吃苦,但苦刺的苦味反倒像是一種苦後回甘,滿口清爽,分解了同一餐桌上肉類的油膩,哪怕是無肉不歡的你,大概也會愛上它的清香。

潮汕人都很厲害?吃“苦”吃出來的

潮汕人都很厲害?吃“苦”吃出來的

潮汕人都很厲害?吃“苦”吃出來的

苦刺心據說是在清明前後食用最好,但從春天到夏天,市場上依然一大堆鮮嫩的苦刺心等食客光顧。物以稀為貴,食以野為奇,苦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奇特野味,眾多人對苦味避之不及,它卻一直是百姓餐桌上常見充飢之物,儘管現在吃野菜已經不是為了充飢,但這簡單樸素的風味卻讓人倍感舒心。

潮汕人都很厲害?吃“苦”吃出來的

潮汕人勤勞能幹的美德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愛拼搏,能吃苦,在全世界都有他們的足跡,宛如遍佈平原的苦刺,不斷繁衍生息,開拓疆土。這種愛吃苦的飲食習慣大概也是一種奇妙的“巧合”,苦味的存在,彷彿提醒人們苦盡甘來,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