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患者私藏零食进了手术室,被发现后……

据网友@我是医哥Dr.姚爆料,一位被推进手术室的患者,在被子下面居然藏了几瓶饮料和数袋饼干等,但这些零食并不是为自己准备补充能量的,而是慰问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的。

医师节:患者私藏零食进了手术室,被发现后……

患者表示:“你们开刀挺辛苦的,喝点饮料、吃点饼干垫垫肚子。”手术室的护士并没有直接拒绝,先收了下来,手术结束后,又给患者放在推送的床上送了回去。爆料医生表示,“术前收下来,你能安心;术后还你,我们能安心。”对此,有些网友表示感动,有些网友则感同身受,而也有网友脑洞大开。

@微笑向暖:好一句术前收下你能安心,术后还你我们能安心。好暖心的病号!好周到的医生!

@雯:前年姐姐的公公手术,术前给了医生大红包,没说啥就收了,手术后他又退回来,说当时收是安我们的心,从此对医生特有好感。

@苹果树:其实东西不贵重,大夫和护士高高兴兴收下病人会更开心!

@绿萝:前几天生小宝,生之前送红包不要,生了以后,买了一袋子苹果,一袋子香蕉,两包糖,医生护士都高兴的很。

@爱我所爱:应该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饼干吃,患者懵逼了,小声的说:别把饼干渣掉我肚子里……

医师节:患者私藏零食进了手术室,被发现后……

相信不少外科同仁对于手术台上的久站之苦感同身受,尤其是部分高难度手术或连台手术,坚持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都曾有过,这种疲惫和难忍是普通人所想象不到的。而这位送零食的患者,想到了医护手术台上的不易,虽然做法不可取,但行为令人感动。我们并不是提倡要患者给医护送东西,而是欣喜于这种换位思考之珍贵。因此,我们为这位患者点赞。

医患情深需依靠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医师节:患者私藏零食进了手术室,被发现后……

术前患者或家属给当事医护送红包,似乎已成部分患者心安做手术的前提,每每发生医疗意外或治疗不尽人意,就会有人质疑是不是没给医生送红包的原因。这种想法既可笑,又无知。身担治病救人之责,相信没有哪位医生会故意责难自己的患者,没有哪位医生不希望自己的患者尽快恢复出院。医患面对共同的敌人——疾病,只有齐心协力,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让患者更安心的躺在手术台上,才能让医护心无旁骛的为患者治疗。

适当接受他人感谢也是一种帮助

拒收红包既是职业规范的要求,又是自身品德自我约束的体现。医生职责虽然是救死扶伤,但并不意味着需要拒绝,全部有关谢意的东西及方式。相传三国时吴国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患者在其宅旁种杏一株,日久杏树成林,才有了医界相称“杏林”的说法。因此,像部分廉价的土特产等农产品,像给予医护关怀或表达庆贺的零食糖果,像为表感激之情的锦旗及感谢信等,或可适当收下,并在其他方面回馈相应的补偿。相信这样的做法,不但不会引起患者的反感,还给了他们感激之情的宣泄之处,更加的心安与亲近。对于医护来说,也是为他人提供的一种帮助。

医师节:患者私藏零食进了手术室,被发现后……

“术前收下来,你能安心;术后还你,我们能安心。”只有医患彼此心安,才能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让社会更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