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现在发展的怎么样?是不是只有湖北本地人才能看得懂啊?

楚剧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很好,一来剧团锐减,观众减少,二来青黄不接,演员老化,三来经济困难,市场不足。这些问题都限制着楚剧的发展。由于语言为湖北方言,也确实只有湖北本地的人可以看得懂。

楚剧是湖北的代表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主要是由湖北东部的哦呵腔、武汉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以及民间说唱融合而成。

楚剧现在发展的怎么样?是不是只有湖北本地人才能看得懂啊?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等,在1926年改称为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等十个地市五十余个区县。

楚剧的唱腔丰富,分为迓腔、悲腔、仙腔、应山腔、四平腔、十枝梅等。其中迓腔为楚剧的主腔,迓腔又包含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这四种。

楚剧现在发展的怎么样?是不是只有湖北本地人才能看得懂啊?

悲腔只有女腔,它的曲调凄楚婉转,善于表现悲伤凄凉的情感。仙腔的曲调有两种,一种为悲腔的调式,一种又能表现激昂悲愤的情绪。

应山腔也是楚剧的主要腔调之一,曲调活泼清新,甜美流畅,善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四平腔的旋律华丽婉转,比较适合仙女、公主等身份高贵的女性演唱。

楚剧现在发展的怎么样?是不是只有湖北本地人才能看得懂啊?

十枝梅原先是天沔花鼓戏"单边词"《十枝梅》一剧的专用曲调,到了楚剧之后成为其唱腔的组成部分。它的曲调欢快柔和,善于表现欢快或忧虑的情绪。

楚剧早期只有旦行和丑行,演出的时候一般也只有两人,后来随着慢慢的发展,逐渐出了生旦净丑四行。不过楚剧的传承现在面临很大的问题,急需拯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