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在《雍正王朝》里,邬思道向田文镜索要幕酬八千两,搞得田文镜怒气匆匆,火冒三丈!本来嘛田文镜就是个清官,一年的俸禄银子也没多少,哪来那么多银子给邬思道?

于是,邬思道以田文镜不能满足之前答应的幕酬,就拍屁股走人了。

很多人看《雍正王朝》看到这里,不禁要问:为什么像邬思道这样一个有格局、有本事、有品位的人,会这么贪财?简直与高大上的军师形象,格格不入!为什么?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在回答此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典故。

这个典故的主人翁,就是秦国大将王翦。

当年秦王嬴政在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派秦国大将王翦带领60万大军出征,但是猜忌心强的秦王嬴政,对于手握60万大军的王翦却不放心。60万大军啊,想想也是,搁谁谁也不能说完全放心。

王翦也明白权大犯忌、功高震主的道理,于是在行军的路上,不断派人去跟秦王嬴政:要房、要地、讨封赏、要美女,故意示弱,意在向秦王表明自己只是贪图安乐,并无太大志向,也没有其他想法,秦王你就放心吧。果然,秦王嬴政听到后,非常高兴。

对于古代君王而言,君王最在乎的,不是臣下吃喝嫖赌、德行有亏什么的,而是怕你太有本事了又不贪不赌,表现得像个圣人,那你就危险了。你说一个人不图财不图色又不图名,那他图什么?这样的人,要么是圣人,要么就是所图者大,非金银财色所能满足。

总之,一句话:君王不怕你图名利,就怕你有理想。不怕你没本事,就怕你没忠心。不怕你有本事,就怕你太有本事了。明白下了吧!

看完上面,我们再来看邬思道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首先,邬思道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个字:大能人!

在《雍正王朝》里,邬思道是一位像神一样的帝术大师,深谙权术和腹黑术,聪明绝顶,运筹帷幄,他能把一代康熙大帝的心思揣摩得透透的,将各方势力拨弄于股掌之间,最擅揣摩帝王之术。

这个人太可怕了,能耐太大了,又是知道雍正帝在“九子夺嫡”中秘密最多的人。在助雍正帝谋划夺位的过程中,二人朝夕相处,雍正帝对邬思道的通天本事深有体会。雍正帝即位,邬思道历史使命已完成,万一留着邬思道再助别人,岂不可怕?雍正帝遂对邬思道起了杀心。

在雍正帝上位后,除了李卫、年羹尧,其他知道他夺嫡秘密的一干人,全都已经被雍正秘密处决了,而作为掌握秘密最多的邬思道,也是雍正帝要“处理”的名单之列了。


其次,邬思道怎样逃过一劫的?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因此,在《雍正王朝》里接下来就有了令人费解、又杀机四伏的一幕:

雍正帝得到皇位的当晚,居然没不住在皇宫,而是马不停蹄的赶回自己的雍王府潜邸,进门第一句话就是“邬先在哪儿?”一股杀机,三米开外都能嗅到!与邬思道见面后,托辞说“回来看看你”。

大事已定,火急火燎赶回来,看看邬思道?看什么呢?看邬思道还在不在,这么大本事的人,一旦脱离掌控,雍正帝想想都不寒而栗!前庭大事已定,该处理后院了。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邬思道既然都能把康熙帝揣摩得透透的,更能把雍正帝看得透透的。于是,以“三不可用”和“半隐”,号准了雍正帝的性格及“不忍之意”的脉,巧妙的打消了雍正帝杀心。

看似普通谈话的一幕,却是暗藏杀机、惊险莫测,邬思道以智慧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为了能让雍正帝放心,邬思道采用了“半隐”。为什么?因为一旦全隐了,雍正帝就找不到他了,会不放心的。又不能不隐,掌握这么多秘密的人,行走于市,岂不是迟早坏菜?

所以,邬思道采用了“半隐”的方式:始终故意让自己生活在雍正帝的视线掌控之内,又半隐不给雍正帝惹事,煞费苦心,就是为了让雍正帝放心。

随后,邬思道离开雍王府,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跑到了李卫、田文镜那里。其实这样做,主要用意有两个:

一是为了离雍正远一点(伴君如伴虎啊,邬思道整天在皇帝面前晃悠,保不齐哪天雍正帝反悔了),二是为了又不走出雍正帝的掌控范围,因为李卫、田文镜都是雍正帝的铁杆亲信,邬思道人在他们那儿自然放心。


其三,为什么邬思道非索要八千两幕酬?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邬思道离开王府后,先跑在李卫那里待了一阵子,后又跑到田文镜那里,成为田文镜的幕僚师爷。这就有了邬思道向田文镜索要八千两幕酬的事情。

邬思道差钱吗?不差钱,邬思道也不是贪财之人。

凭着邬思道助雍正上位的不世功劳,又与雍正、十三爷、李卫这三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这辈子衣食无忧,根本不差钱。

而邬思道明明知道田文镜俸禄,根本付不起八千两幕酬,为何还要索要这钱财?还把大清官田文镜逼的火冒三丈,只好把他打发走。索要高额幕酬看似无理,实则用心良苦。

为什么?

一是向雍正帝传递一个信息:贪财颐养天年。我邬思道余生的志向就是要些钱财来颐养天年,雍正爷你就放心吧。(消除雍正帝对自己的杀心和不放心,保护自己)。

二是为办完事之后离开田文静找到了借口。其实这个“套”,邬思道是最初到田文静见面时就下好的,条件幕酬八千两,办案心切的田文静居然爽快答应了,也就上套了。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雍正王朝》田文镜火冒三丈!邬思道追屁股要钱:八千两,保命!

伴君如伴虎,当臣子真不容易啊!别说是臣子了,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也不例外。

雍正帝的亲儿子弘昼(其实是最聪明的一个),故意玩“活出丧”装神弄鬼、荒唐至极,来自污保身,不也是为了让老爹雍正帝放心,表明自己对弘历(后来的乾隆)没有任何威胁吗?

弘时之死,年羹尧之死,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关注【峰子奇观】,每天更新,下期见!

每一次阅读,都是读者最好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系【峰子奇观】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文章、留言及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