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国本有机会占领日本本土!什么原因让我们最终放弃

在今天也许很多年轻的读者并不知道,日本战败以后,中国曾经有机会占领日本本土!但是最终却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放弃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战后中国本有机会占领日本本土!什么原因让我们最终放弃

话说在战后《波茨坦宣言》有明确规定:日本战败,且无条件投降,必须放弃之前通过侵略战争非法得之的领土,且中国、苏联、英国、美国四个国家(抗日四大主力国)有权将这个岛国一分为四。其中日本的四国岛就是由我国占领。可是这一个好好的计划,到了后来怎么就被取消了呢?这就和蒋介石的个人策略有关。

战后中国本有机会占领日本本土!什么原因让我们最终放弃

在日本的爱知县有一个中正神社。纪念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国的蒋中正。这里立了一块以德报怨碑。一个凉亭上面有写着"永怀蒋公"的匾额。为什么日本人要纪念他呢?话说当时蒋公实行了以德报怨的政策对待日本。他这个政策也在中国人之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首先其个人是非常反对分区占领日本的,不但如此,他还提议应该继续保留天皇制度,并且不对日本进行一分钱的索赔。这一政策就是之前所说的以德抱怨。当时日本在中国一滞留了超过200万的军人以及平民。蒋介石不但让这些人安全的回国不计前嫌,还将著名战犯冈村宁次等罪人也给释放。并且耗资大约103亿元,资助日本人返乡。这让当时国内的经济非常吃紧,以至于交通运输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蒋介石之所以对日本以德报怨。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个人对日本有好感,因为年轻的时候在日留学,他还认为战争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日本的民众,而是军阀。其甚至觉得,中日两国从前和未来都应该是邻居兄弟之国,并且想通过中国的帮助,让日本在战后重建。战后重建对民国统治者来说,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携手日方力量共同对抗苏联。当时苏维埃已经对于东亚地区虎视眈眈。蒋介石对此心有忌惮。

战后中国本有机会占领日本本土!什么原因让我们最终放弃

当时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国军的主力大部分在西南地区,而日本很多军队依然滞留在我国的领土。蒋介石就认为此时不能过分的刺激日军。而且当时八路军等共军在接手沦陷区之后已经在军师地理上占据了优势,此时老蒋想利用日军,在国军接手之前起到一个防共的作用。就是用他们来代行国军的职责,抑制共军的兵力。

战后中国本有机会占领日本本土!什么原因让我们最终放弃

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决策,所谓以德报怨政策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战后日本也成为了反抗苏联的前沿,没有让胃口大的战斗民族在远东肆意妄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