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糖蔥~薄餅~

這個熟悉的叫賣聲,每個潮汕人都不會陌生。放學後,看見騎著單車,在叫賣著糖蔥薄餅的人,小學生們最是開心了,蹦蹦跳跳地就往那邊衝過去。直到現在,小編聽到糖蔥薄餅的叫賣聲,就能勾起那童年放學後的回憶。小編小時候吃的糖蔥薄餅才1塊錢,不知道現在是多少錢了呢~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糖蔥薄餅是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始創於明代萬曆年間,流傳已久,可惜很多人卻不認識。有很多人是通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認識的這道特色小吃。它起源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福潭村,人稱鴨潭,所以也有人把糖蔥薄餅叫作“鴨潭糖蔥”。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糖蔥薄餅的原料十分簡單,一張薄薄的,帶著氣孔的餅皮,三張疊在一起,成品字形。糖蔥薄餅,當然少不了蔥,不過這個蔥可不是我們平時吃的那種,翠綠翠綠的大蔥,而是糖蔥。可別以為糖蔥薄餅是名不副其實喔~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糖蔥又叫做蔥糖,是用白糖,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做成的。首先是熬糖,把兩種糖一起放入一個大鍋中不斷熬啊熬,熬成糖漿。之後再讓它冷卻,這個過程需要師傅不斷地攪拌。帶著透明質感的金黃色,看起來晶瑩剔透,十分誘人。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接著就需要製糖師傅反覆地拉扯,在這個過程中,糖的顏色也會逐漸變成也會雪白色。就像在拉麵條一樣,看起來十分有韌性。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但是這個東西為什麼叫糖蔥呢?原來是因為製作過程中,有空氣的進入,糖裡面會形成小圓孔,每一塊都有16個大孔,每個大孔周圍圍著16個小孔,孔狀成圓形,又因為是純白色,看起來就像是很多個蔥孔堆積在一起,所以才叫“糖蔥”。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做好的糖蔥,放到薄餅上面,灑上碎的花生和黑白兩色的芝麻,加上一兩根青翠的香菜點綴,包起來,美味的糖蔥薄餅就完成啦。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糖蔥的皮很有韌性,但無味。而裡頭的糖蔥卻很鬆脆香甜,和沒什麼味道的皮搭配倒是中和了。不過怕甜的人可能還是會覺得甜得發膩,還好有香脆的花生和芝麻,花生脆但不硬,吃起來酥香十足。而香菜則給人帶來清新口感,提起了味道。此時嘴裡甜、香、酥、清,多種口感複合一起,妙不可言。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後來在外讀書的小編,每逢下課前肚子餓的時候,就格外地想念我們大潮汕的糖蔥薄餅。突發奇想上某寶一看,果不其然!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下課餓肚子啦。還有一些是要買回來自己diy的,也十分有趣。

潮汕人氣街頭小吃名不副其實?吃完讓人大跌眼鏡?吃貨有不同看法

看了這麼多,你懷念糖蔥薄餅的味道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