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1927年,蘇軍使用運輸機在中亞細亞地區空投部隊,一舉殲滅了巴土馬赤匪徒等叛亂分子,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空降戰。1930年,蘇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正規傘兵部隊。從此,世界個強國紛紛組建、訓練傘兵部隊。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艾森豪威爾將軍和101空降師官兵在一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空降兵部隊被大規模的用於突擊作戰,湧現了很多赫赫有名的空降部隊,比如美軍第82、101空降師,德軍“綠色魔鬼”第一傘兵師,波蘭傘兵等等。

其實,中國在抗戰後期也曾組建過一支空降兵部隊,並參加了最後的抗戰。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1942午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了支援駐緬甸的英軍,同時為了確保滇緬路這條最後國際交通運輸線的安全,共10多萬人的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同英國盟軍一起抗擊日軍。但是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缺乏訓練、戰鬥力弱且自私的英緬軍倉惶撤退,致使我遠征軍側翼暴露給日軍,遠征軍在蒙受重大損失之下開始突圍撤退。而日軍將一小分隊傘兵空降至伊洛瓦底江右岸的渡口,在中國遠征軍從曼德勒向緬北和緬西撤退的路上插了一刀,給遠征軍製造了很大的麻煩。最終,中國遠征軍以傷亡傷亡56480人的代價,穿越了野人山等環境極其險惡的地區,分兩路分別撤回國內和印度。

時任遠征軍第5軍軍長的杜聿明深刻認識到了空降兵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他痛定思痛,決心建立一支空降兵部隊。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杜聿明將軍和第五集團軍士兵

1943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五集團軍在昆明成立,杜聿明任總司令。第五集團軍組建不到一年,同年12月杜聿明就從第5集團軍內選調的年輕精幹、富有實戰經驗的軍官、軍士,以及從雲南、貴州和廣西等地招收的青年學生組建了傘兵第一團,下設三個步兵營,共計一千餘人,團長李漢萍少將、副團長簡立上校。這是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支傘兵部隊。部隊駐地設在昆明北郊崗頭村。後來這支傘兵部隊擴充至4000人。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傘兵團由於沒有空降技術器材,因此只能按步兵編制開展步兵戰術、體能、射擊等基本科目訓練。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美國教官在培訓中國傘兵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1945年3月,中印戰區總參謀長魏德邁將軍,派出以柯克斯中校為首的“傘兵慰問團”來華,送來了中國傘兵部隊急需的傘兵裝備,並且以中美傘兵學校的名義,組織中國傘兵訓練。然而,柯克斯中校卻發現一個重大的裝備缺失——中國的傘兵部隊沒有運輸機。於是,不得不租用陳納德名下的“民用”航空公司CAT的運輸機開展訓練。

1945年4月8日,根據魏德邁將軍的建議,傘兵團改編為“陸軍突擊總隊”,直屬陸軍總司令部,仍歸第5集團軍領導,總隊司令仍為李漢萍少將,8月改由馬師恭少將接任。突擊總隊下轄4個傘兵大隊。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經過兩個月的刻苦地面訓練,1945年6月9日,中國第一支傘兵部隊乘坐在CAT航空公司的兩架C-47運輸機,從雲南昆明的巫家壩機場起飛,開始了中國傘兵的第一次實跳訓練——中國空降兵的第一朵傘花在空中綻放。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中國傘兵部隊是全美式裝備,配備有勃朗寧M1918A2式自動步槍,勃明寧M2HB重機槍,60毫米迫擊炮,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M2A1-7式噴火器,傘兵用的輕武器主要是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湯姆森M1A1衝鋒槍、M1卡兵槍、柯爾特M1911A1式自動手槍、M3刺刀和手榴彈等。使用的美製空降器材有T-5傘兵傘及備份傘,佩戴美式M1G鋼盔。可以說是國軍中最好的裝備,也

優於當時日軍裝備水平。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第一次實跳訓練後僅僅一個多月,中國傘兵就迎來了組建以來第一次實戰機會,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1945年7月12日,中國傘兵第一突擊隊180餘人乘坐C-46式運輸機,在美第14航空隊的掩護下,從昆明呈貢機場起飛,於上午8時許,在廣東開平縣蒼城鎮空降著陸。由於著陸地點沒有日軍,傘兵很快完成集結並進入蒼城鎮潛伏。日軍在得知身後有傘兵空降後、大為吃驚,立即派出駐開平地區的日軍進行追剿。傘兵避實就虛,迅速轉移,在敵佔區展開了游擊戰,直至8月中旬日本政府宣佈投降,而第一傘兵隊距廣州最近,遂成為中國軍隊進入廣州接受日軍投降的先頭部隊。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中國傘兵總隊徽章

7月18日,中國傘兵部隊出動200餘人,乘C-46和C-47型運輸機由昆明起飛,經柳州,突然在丹竹機場實施了機降。著陸後的傘兵一舉殲滅了日軍,佔領了機場。8月3日拂曉,傘兵部隊在廣西平南縣地面部隊的協同配合下開始向丹竹守敵發起了攻擊,奪取了丹竹的日軍補給基地。

7月27日9時許,108名中國傘兵乘運輸機抵達湖南衡陽地區,隨後隱蔽于山區的一座古廟內。尋找機會襲擊日軍。幾天後,傘兵在衡寶公路上伏擊了一個日軍運糧車隊。8月初,襲擊衡陽以北20多千米處的臺源寺鎮的一個日軍據點。此役有6名傘兵犧牲,10餘人負傷、隨同參戰的2名美軍顧問陣亡。兩週後日本投降,傘兵遂作為先遣隊參加了中國第四受降區在長沙的對日受降儀式。

雖然三次空降作戰規模不大,但開創了中國空降作戰的先河,戰果有限,意義重大。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在抗戰勝利時,部分國軍傘兵部隊曾作為警衛部隊參加了在南京、廣州和長沙的對日受降儀式。這支在抗日戰爭中有過上乘表現的傘兵部隊成為了軍中驕子,被蔣介石視為“掌上明珠”,主要負責蔣的警衛。1946年8月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後,傘兵總隊也不可避免的投入到手足相殘的內戰中。蔣介石曾計劃使用傘兵空降突襲延安和山東戰區,但因計劃暴露而作罷。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內戰中的國民黨傘兵

1948年7月,傘兵第1、2團(當時稱第3快速縱隊,隸屬黃百韜兵團指揮),在豫東睢杞戰役中,遭到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的重創。2個團長,1死1傷,6個營長,2俘1傷,連、排長大部分傷亡,司令張緒滋僥倖逃生,司令部一位姓羅的副參謀長在突圍中也下落不明。

1948年9月,傘兵部隊被調回南京,按編制裝備齊全,重新進行整訓。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1949年陸續由上海撤往廈門,4月13日傘兵第3團2500餘人在團長中共地下黨員劉農唆說服下,乘一艘中字“102”號坦克登陸艦在轉移途中投誠。這

1949年6月,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傘兵訓練總隊,並確定歸華東軍大領導。同年10月,部隊調到南京,改編為華東軍大傘兵訓練總隊(第7總隊)。

1950年8月,一部分隨劉農畯,李貴田等去空軍陸戰第一旅參加人民傘兵的創建工作;一部分調去第9兵團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鬥;其餘部分改編為了華東軍區教導總隊。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這支起義的傘兵部隊就成為了種子,成長為了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傘兵部隊。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請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也不要忘記關注我喲,愛你們

從天而降的鷹,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傘兵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