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日本天皇前幾年曾表示,他本人要退位,預示可能結束天皇制度。這標誌著日本完全憲政民主,即使虛位的皇室也要廢除。

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天皇權威的極大確立,是在日本明治維新期間。歷時20年的明治維新運動,對近代日本具有重大影響:一是結束了舊體制,長達六百多年的地方武士割據(幕府制度)被終止,經過近千年的虛君,天皇重獲絕對權威,建立了日本近代第一個中央集權政府。二是提出了新思想“脫亞入歐”,脫離以中國儒家為核心的亞洲守舊體系,進入歐洲的創新改革之路,學習西方富國強兵,從而使日本成為現代化國家。

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作為日本第一位首相,伊藤博文起草了憲法,被稱為憲法之父。日本憲法第一條就規定天皇統治日本,從而結束地方軍閥(武士)割據狀態,使日本成為統一管理的國家。第四條則規定“天皇要根據憲法履行權力”,等於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伊藤博文不僅在日本極力促進變革,也支持中國(清朝)發生這種變化。他曾去北京面見光緒皇帝,以及康有為、梁啟超等革新派。他的主要想法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而成為現代國家;用他的話說,由原來的茅草屋,變成石頭房。而中國仍是茅草房,一旦失火,會殃及日本。所以他希望中國也改革,成為石頭房。但他面見光緒的第二天,慈禧太后就囚禁了光緒,並追捕康、梁們。可能是慈禧太后聽到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見了光緒,越發擔心日本革新力量與中國的光緒、康梁們聯手,清王朝的舊勢力更會受到威脅。

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當時梁啟超等逃到了北京的駐日使館,但使館沒有得到東京的指示,不知怎樣處理。當時正在北京的伊藤博文當機立斷,主張營救,並明言,梁啟超“如至日本,由我來照顧他。梁這位青年,對中國來說,實在是寶貴的人物。”由此才有梁啟超逃亡日本,躲過一劫。而其他改革六君子等,則被慈禧們斬首處決。

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但日本的明治維新,有對有錯。“脫亞”是對的,“入歐”卻錯了;錯在把德國、法國的思想模式和體制當作了樣板,找錯了老師。日本後來發生侵略中國和朝鮮,跟納粹德國等結盟成軸心國的情形,跟明治維新找錯樣板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是明治維新中錯誤的一面,孕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後果。因為日本當年找的老師德國和法國,其思想領域、文化傳統中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傾向,而不是英美的個人主義,不是把個體自由和個人權利視為最高價值。

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當時德國的帝國主義心態和極端民族主義思想,頗被日本知識精英們接受,把它當作是歐洲文明。而日本又正在那個時代把天皇推崇到絕對權威的地位,再加上宣揚武士道精神(群體主義意識,和狂熱宗教情懷結合),就給後來的日本軍國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文化氛圍。

日本第一任首相曾支持滿清改革,“脫亞入歐”到底對還是錯

你認為其脫亞入歐是對還是錯?歡迎點贊並留言討論,關注本號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