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近些日子以來,隨著美軍發佈新版體能測試標準,關於中美兩軍體能的差異問題也開始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在重新修訂的體能測試標準中甚至取消了仰臥起坐這一在我們很熟悉的用來訓練腰腹力量的項目,改為了可以更加精準訓練核心力量的單槓卷腹等其他動作,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仰臥起坐被取消

一時間,關於我軍士兵的體能訓練模式過於粗放,過於重視跑步等等傳統項目而我軍應該大幅修改體能訓練標準向美軍看齊的議論開始大行其道,畢竟,中國軍隊一貫的風格就是摸著美軍過河,在很多領域都活脫脫就是一個美粉範,體能訓練也不應該與眾不同啊····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官兵體能標準一致是美軍特色

如果從兩軍士兵的體型來判斷,對於美軍士兵,我們看到的是粗壯,一個個五大三粗,肌肉發達的形象,而對於解放軍士兵,我們看到的卻是精悍,瘦弱但線條畢露的肌肉,極為靈活的形象,那麼在未來的戰爭中,究竟是哪種體型更加適合戰場上的需要呢,我們又有哪些方面需要進行改進呢?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男女兵體能標準一致更是美軍優勢

其實要說到兩軍士兵哪種體型更加具有優勢,我們不妨從中美兩軍在幾次戰爭和競賽中的表現來窺斑見豹一番,在長津湖戰役中,中美兩軍第一次產生了面對面的碰撞,參戰的雙方都是各自國家的精銳,面對著歷經太平洋血戰之後的美國陸戰一師這樣的王牌部隊,在國內解放戰爭中打下赫赫威名的宋時輪兵團的士兵們毫無懼意,衝鋒號一響,在冰天雪地中潛伏了好幾天,被凍得快神志不清的志願軍士兵從雪窩中爬起來,衝向山下的美軍的陸戰一師,用最為殘酷的近身搏擊來避開美軍強大的空中火力打擊,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長津湖戰役中追擊美軍的志願軍

但是飢寒交迫的志願軍士兵沒想到的是,之前在國內一個衝鋒就可以打垮的美械部隊今天卻呈現出毫不遜色於自己的頑強,人高馬大的美軍士兵操起隨手可拿的武器就與衝上來的志願軍展開了肉搏,力量下的差距很快顯現出來,一對一的單挑,瘦弱的志願軍不敵同樣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美軍陸戰隊士兵,在旺盛的戰鬥意志的驅使下,志願軍士兵往往靠纏住美軍士兵拉響手榴彈來同歸於盡,而殺紅眼的美軍士兵也不甘示弱,互相拉響對方身上的手榴彈來反擊,中美兩支世界級的強軍就這樣在朝鮮這天寒地凍的環境下展開了慘烈的血戰,也是從這時起,自抗戰後期以來在肉搏戰中無往不勝的中國軍隊第一次感受到了體能差距帶來的惡果。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彈藥打光了,用石塊攻擊美軍的志願軍

如果說在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依靠的更多是精氣神來硬抗美軍體能和裝備優勢的話,在21世紀的愛爾納突擊中,中國特種部隊完勝美國海豹突擊隊的戰績就體現出了中國軍隊在長期具有特色的體能訓練基礎上展現出的獨特優勢了:長達200多公里的奔襲戰之後,同樣的精疲力盡之下,中國士兵展現出了更具韌性的耐力和靈活性,而五大三粗的美軍士兵體能耗盡之後,就算是作戰經驗極為豐富在肉搏中也不再是解放軍士兵的對手了,而這一戰果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軍隊在體能訓練方面的一些成就,要知道,就算是普通士兵,中美兩軍在耐心和靈活性方面的差異也在之後兩軍的一些合作演練中體現得極為明顯。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中國特種部隊敵後奔襲

不過,隨著解放軍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期中俄東方軍演中解放軍展現出來的投放能力,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徒步越野能力開始呈現出邊緣化跡象,而伴隨著防護手段的完善和攜行裝具的補充,對於力量的要求卻越來越明顯,強化解放軍士兵的力量訓練,讓我們的軍人更加強壯成為了共識,而優化體能訓練標準,提升蛋白攝入等伙食標準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換言之,今後解放軍士兵面對著戰場上突發的狀況時將更多的是依靠一流的防護設備來保護自己,而不是一直以來運用自己身體的靈活性來躲避危險了。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投放手段大幅改進的解放軍

但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看到,我們真正的敵人,世界最強的美軍依然會擁有極強戰場控制力和火力優勢,面對著他們,我們自己的靈活性和耐力卻是不能丟棄的身體優勢,而打造出兼具耐性靈活和力量的解放軍士兵新的體能才是我們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

跑得贏打不贏?如何看待中美兩軍士兵體能的差異?

兼具力量和耐力才是士兵終極體能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