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列論述:中國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著分離焦慮?

閃耀兒童教育科學研究院案例分享


姓名:周某某

性別:男

年齡:3歲11個月

基本情況概述


兒童進入教室後有躲避性行為,排斥感較強烈,以遊戲的形式予以他引導都很難讓他放下戒備心,適應新環境的方式多是沉默及迴避,由於第一次是母親陪伴,他的參與性還是不錯的,兒童在整個遊戲過程中,自我的目的性非常明確,對於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他會想辦法去得到,即使是無理的要求。

較一般三歲零十一個月的兒童來說,他的互動性較弱,第一次課程中表現出對母親的不信任,並且不喜歡與人分享,母親也不例外。他的自我活動區域很小,遊戲開始前他會為自己選定一個較為安全的位置,然後處理遊戲過程中的變化他都很難離開那個自我設置的“安全點”。


真實案列論述:中國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著分離焦慮?


兒童的接受外界訊息能力比一般兒童弱,在外界正當的刺激下,他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以及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即使是最終行為表現認同,但內心世界表露出的仍是原有的想法。

在進行了前兩次的交匯課程中,發現他對“我”和“自我”本體概念混淆,存在認知引導誤區,對於母親這個比較親近的人存在快速頻繁的“怒→發洩行為暴力→平靜→非常親暱”整個過程時常短暫卻也讓母親覺得無法理解。但是對於周圍陌生和不十分親暱的人,他卻只是表現出語言上的“碎碎念”,並不會有太牴觸的行為表現。

在與母親和兒童前兩次的共同課程中,並未觀察到他單獨存在時的能力及適應性,第三次課程前在沒有預計的情況下讓他與母親分離,此時,他及母親兩人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離焦慮,伴隨他整個課程的表現,就是一想起或者看到母親就哭泣,但即使是這樣的表現,他還是可以完成整個課程,未出現行為拒絕及不斷的哭鬧。

真實案列論述:中國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著分離焦慮?


通過母親自述,瞭解孩子日常表現及其處理方式


1、哺乳期強制斷奶,由於母親工作的原因,在兒童還未有準備和適應

的情況下被強制與母乳分離。

2、兒童出現偏激行為時,母親的處理方式過於嚴厲。

3、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統一,以及母親與兒童教育關係的脫節現象。

4、母親長期處在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高壓力工作環境,時常會把一些。

壓力及情緒擴大化的發洩在兒童身上。

5、兒童提出無理的要求時、母親多會因為意識到自己對兒童關愛的不足,最終滿足其要求。

6、當母親沒有充分了解兒童行為表現時,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了解充分後再去解決。

綜合上述:兒童整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媽媽的強勢教育、外婆的過分呵護、父親的過分要求以及家庭成員不瞭解兒童目前生理、心理的現狀構成。


真實案列論述:中國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著分離焦慮?


分析可能導致分離焦慮的原因


1、日常生活規律和習慣的突然改變

2、成人與幼兒的關係建立

3、陌生的環境設備

4、過高的強制性要求

5、兒童自身的認知發展水平

6、父母的“母親分離焦慮”及其影響

真實案列論述:中國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著分離焦慮?


具體個性化指導方案


1、別把孩子過分封閉於一味學習的小圈內

城市居住的現代化使許多人搬進了高樓,而一戶一門的高樓容易給孩子造成封閉的環境,因此,應多鼓勵孩子從高樓走下來到庭院中,與鄰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誼,注重情商培育。

2、情商即社會適應的綜合能力

孩子僅僅學習成績優良是不夠的,還須懂得接受別人並讓人接受自己,這也是愛的基本涵義。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時,要教導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基本禮儀原則的建立,如何積極引導兒童參與他人遊戲以及處理短時不良情緒方式的建立。

3、儘量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包括鄰居小朋友相邀的遊戲、過家家;包括學校、班級統一組織的文體活動;包括祝賀同學生日、歡送老師等等。從集體活動中培育孩子的性格,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友誼、智慧與溫暖。

4、為孩子的交友創造條件

不僅應允許孩子走下高樓、走出家門,也應允許還把小朋友請進家門。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機會,教給它們交朋友的藝術、方法和技巧。

真實案列論述:中國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著分離焦慮?


5、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辦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讓孩子碰碰釘子,嚐嚐苦頭。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力。

6、給兒童建立期待感

對於兒童目前現狀,家長應該首先自我建立修正教育方式的目標,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期待教育”,如何延遲滿足兒童曾經迫切的要求?從小事給自己和兒童建立“期待感”,完成後與兒童一同審視結果及回顧。

7、請別幫寶寶“焦慮”

比如,孩子語言上或者行為上焦慮的事情,家長應站在第三方角度,語言上、或者行為輔助支持他,而不是越俎代庖,讓兒童缺失接觸新事物,自我鍛鍊和自我成長的良機。

8、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

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會使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眼界開闊了,見識廣了,自然就有說話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語言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相應地得到很好發展。

真實案列論述:中國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著分離焦慮?

寶爸寶媽們,學會了嗎?

想要獲取更多知識,可以點擊瞭解更多哦~

小閃歡迎每一位寶爸寶媽的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