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小學生——精讀《給教師的建議》

小學是學生打基礎、培養好習慣的階段。小學老師的首要教學任務不是具體的學科知識,而是“都會兒童學習”。要教會兒童學會學習,首要前提是“先教會兒童熟練地讀和寫”。這是一種智力水平發展的高級階段。如果學生能夠學會通過自主閱讀從而掌握知識,那麼他會更好地掌握知識框架和邏輯體系。

如何教好小學生——精讀《給教師的建議》

如何在學生上小學四年級之前掌握較好的讀寫能力呢?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一文中指出,低齡段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多加提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所思所想,用筆簡明扼要地書寫出來。

雖然學習強調思考,但學生應該能夠牢記部分基礎知識。例如讀寫能力,對應著基本詞彙;數學能力,對應著基本的四則運算、公式、定理等。蘇霍姆林斯基在《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一文中給出了很多教學建議,例如讓學生思考詞彙的用法,與圖畫、故事相結合,用遊戲方式考察記憶效果等等。如果學生在低年級能夠掌握好基礎知識,到了高年級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更有創造性的活動中去。如何讓學生更有動力來記憶這些基礎知識呢?蘇霍姆林斯基在《“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一文中提出了“創造智力背景”的做法,實際是在導入新知識時激發學生興趣。例如老師在講授生物時,先讓學生讀一些科普讀物,激發興趣。當學生帶著探索欲去學習新知識時,會有更深刻的印象。此處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兩套教學大綱”,一是學生必須掌握和識記的教材內容,另一套便是這些課外讀物。

如何教好小學生——精讀《給教師的建議》

這種引入“第二套教學大綱”,即擴充學生課外閱讀背景,進而激發學生對課內知識的學習興趣的方法,對後進生也有著顯著效果。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一文中提到他曾教過一位叫做費佳的學生,從三年級到七年級。他專門為這個學生編了一本《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每道習題前都有一個小故事,這激發了費佳的求知慾;另外,他幫費佳蒐集了兩套書,大約300本,有些書與課內知識有關,有些則無關。通過持續大量的閱讀,費佳在五年級時,成績趕上了同齡人。後來他成了一名技術專家。

教師應該讓兒童學會觀察周圍世界。這能幫他們建立知識與世界的鏈接,學會發展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蘇霍姆林斯基在《教給學生觀察》中指出:“學齡初期的觀察訓練----這是智力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在帶領學生觀察世界的過程中,教師不必講太多研究成果。蘇霍姆林斯基在《帶孩子們做環球“旅行”》中引用了托爾斯泰的建議,這是因為“單純講研究成果會對學生起有害的作用,會使他們養成輕信言辭的習慣”。

如何教好小學生——精讀《給教師的建議》

蘇霍姆林斯基特別支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帶學生去親近自然,這被稱為“思維課”。他在《如何使小學生願意學習》一文中指出:“兒童想要好好學習的願望,是跟他樂觀地感知世界(認識周圍世界,特別是自我認識)不可分割的。”當兒童在觀察現象時感到激動,有強烈意願想探索其背後的真理和規律時,他的學習動機會被真正激發出來。之後,學校應該提供充足的書籍供兒童閱讀,豐富其智力生活。教師要鼓勵兒童相互分享所讀所思,形成集體智力生活。教師要親自示範,引導學生用語言進行創造性腦力勞動。當不同兒童的學習進度存在差異時,教師要分層教學,給進度快的孩子設置更高難度任務,給進度慢的孩子多加耐心解釋,幫助所有孩子感受到完成學習任務的快樂。這種快樂會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學習願望,形成良性循環。

小學階段的最重要任務是學會學習。蘇霍姆林斯基在《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工具》中指出,小學生必須掌握5種技能:讀、寫、算、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表達(自己所見、所做、所想和所觀察而得到的思想 )。他提出了幾個參考數據,例如要使兒童真正學會閱讀,必須在小學五年級之前有表情、有理解地朗讀過200小時以上,小聲地默讀過2000小時以上;要學會迅速、準確地書寫,必須寫過不少於1400-1500頁作業簿。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要針對性地佈置訓練書寫技巧和書寫速度的作業。

蘇霍姆林斯基在《讓孩子們心理的詩的琴絃響起來》中指出,要努力讓孩子在在6歲到10歲之間“用詞來進行思考和創造”。他輔導的許多孩子在小學階段已經可以寫出許多小故事。

自律能力也是小學階段必須培養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指出:“應當在童年時期和少年時期,即從7歲到11歲,就教給一個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並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強制自己’”。如果孩子體驗過完成自我設定任務的成就感,那麼他會更好地利用時間。

如何教好小學生——精讀《給教師的建議》

德育也是教師必須重視的方面。教師和家長必須教給孩子“正義感”即明辨是非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在《要保持“水源的清潔”》提到一個19歲的殺人犯。他因為路遇一個16歲少年,對方不肯讓路,他就殺了16歲少年,並把死去少年的母親刺成重傷。這個殺人犯寫了長達48頁的告白信,但信中只是恐懼,而非對罪行的懺悔。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和家長都必須重視孩子的正義精神的培養。“如果一個年輕的公民,沒有早在他的童年時代就體驗到對卑劣行為的蔑視和為別人的痛苦而分擔憂愁,那就難以設想他會有成為一個好人的志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