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越來越多購物中心爭相引入高人氣的文創品牌。

今天,為大家盤點那些既有格調,又高人氣,還很會賺錢的文創品牌,看看它們是如何通過創新的模式,成為購物中心裡新晉的“客流收割機”。

近幾年,新中產的崛起,越來越多購物中心都逐漸加大對文創業態的佔比,爭相引入人氣高的文創品牌,一方面可以為商場增加客流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文創品牌提升商場的格調。

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2015-2017年全國一二線城市購物中心文創業態平均佔比由0.5%上升至1.5%。(統計標準: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的購物中心文創品牌數量平均佔比)

而隨著文創品牌的興起,其類型與形式也越來越多樣:

  • 書店:主打高顏值,多業態結合
  • 跨界複合店:多業態+主題場景,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文創產品:IP+個性化+細分化
  • 藝術場館:將劇場文化變成大眾生活消費的必需品
  • DIY手工坊:新中產的新寵,資本搶灘
  • 畫室:消費越發強勁,用戶粘性強


01 開心麻花劇場院線

一個比影院更有趣的新模式


▌ 背靠估值50多億的開心麻花,市場佔有率達25%

近幾年,估值從3億元飆到50多億元

開心麻花,已經迅速躥紅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熱門IP。而開心麻花劇場院線,就是開心麻花其中的一個版塊,也是其戲劇生態重要和關鍵的一環,通過戲劇、電影、IP打造實體文娛產業鏈。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每年開心麻花在全國演出的大劇場舞臺劇近2000場,上座率達到85%~90%。根據大麥網提供的數據,每賣出四張戲劇票中,有一張就是開心麻花的。同時,在去年全國戲劇票房的8億元營收中,開心麻花佔13%的場次量,20%的觀眾人數和26%的票房。

如此亮眼的數據,意味著其已形成了強大的品牌效應,順水推舟,劇場院線在全國拓展,以及商業模式的快速複製也更加有底氣、自帶客流。

▌ “前店後場”劇場模式:劇場+“文創、酒吧、咖啡廳、餐飲”

基於這些豐富和穩定的戲劇產品,開心麻花劇場院線開拓了三類劇場:1000-1600座的大劇場;500-800座的中劇場;400座左右的小劇場。

而且,與一般的影院、劇場不同,開心麻花打造的是一種新的劇場體驗模式——前店後場:

  • 前店:文創零售、戲劇培訓、戲劇衍生品、脫口秀酒吧、戲劇主題餐飲、甚至是戲劇酒店
  • 後場:為大家提供觀看戲劇的場地

同時,劇場兼具了劇目創作、排演與觀眾觸達的功能,集內容生產、商業演出與戲劇運營為一體,打破現有劇場單一的場地租賃模式,“前店後場”的規劃正是開心麻花劇場的核心競爭力。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開心麻花劇場院線已經開啟了進軍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征程,預計在2019年,華熙Live五棵松和深圳紅山6979兩個項目都會有開心麻花劇場院線亮相。

02 十八字金

翻檯率500%的金工DIY


▌ 首店開業一炮而紅,北京70%的mall都“搶著”引進

作為金工DIY手作領域第一批吃螃蟹的品牌,2015年8月,十八字金在北京龍湖·長楹天街開出第一家購物中心門店。雖然是僅有16㎡的中島店鋪,但是開業後卻吸引了消費者如潮水般的關注,一週約有4~5天(含工作日)每天超過50多人到店,但對於一個全新的體驗品類來說,十八字金成功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球!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首店開業贏得滿堂紅,十八字金也成為了北京商圈裡熾手可熱的文創品牌。據十八字金創始人陸鵬透露,這家店開出半年以後,就接到了北京70%以上購物中心的邀約。

▌ 毛利高達80%+,最高5次翻檯/天

在門店業態劃分上,十八字金分成手作+零售,零售所產生的營收約佔30%,其餘都來源於DIY手作。按單店來算,目前門店的手作SKU有140種,零售SKU有100個,主要售賣日本設計師品牌產品,每半個月定期更新一次,零售產品價格定在了1000~1500元

一個25㎡~50㎡面積的店鋪中,有八到十幾個手工製作臺,消費者親手做一個飾品的時間大約60~90分鐘,一天最高能翻檯五次,客單價300~400元。以十八字金最常創作的戒指和吊墜為例,一隻明顯看到厚重的男士戒指幾乎不會超過10克,按白銀3.7元/克來計算,毛利率高達80%以上。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目前,十八字金的重心是拓展門店,未來三年在全國會開到80~100家,並同步做新項目的孵化,其中,深圳是其今年主要的拓展城市。

03 日日煮Day Day Cook

從內容起家,到線下的極致體驗


▌ 短視頻“流量王”

日日煮是由香港創始人Norma於2012年創立的生活方式品牌,以短視頻傳播為基礎,線上內容已覆蓋全球74個國家及地區,截至今年1月,已研發5000多條原創視頻食譜,全網點擊量累計40億,月度活躍量超越9000萬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 2015年品牌開始進軍內地市場;
  • 2016年,相繼完成3500萬元A輪融資和3500萬元A+輪融資;
  • 2016年底,日日煮開時上線電商,如今,日日煮電商的營收已經佔到了日日煮整體營收的一半;
  • 2017年,日日煮再次獲得K11鄭志剛、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領投的1億元B輪投資。

▌ 從線上視頻、電商走到線下實體店

2017年12月19日,日日煮首家線下美食生活體驗館在上海K11開業,門店主要分整體分為三個部分:烘焙課程、零售以及餐飲區。除了有廚藝定位的品牌店DayDayCook,還有綜合生活體驗店DDC LIFE會員店和兒童親子體驗店品牌DDC Kids。第一家線下店運營兩個月,用戶平均消費4000到4500元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 圖片來源:日日煮DayDayCook

截至2018年6月底,日日煮全國已有6家實體門店,分別位於上海K11、廣州K11、武漢光谷K11和成都悠方購物中心。 2018年,日日煮還將繼續加快腳步,進駐北京、杭州、南京、深圳、重慶、香港等一線跟新一線城市。

04 POP MART泡泡瑪特

玩轉潮流玩具市場 將小眾IP帶向大眾


▌ 瞄準80、90後成年人市場賣玩具

POP MART就是一家創立於2010年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臺和大型展會舉辦於一體的IP綜合運營服務商,售賣包含自主開發商品與國內外知名潮流品牌的商品。有別於一般的雜貨精品店以及兒童玩具店,POP MART的定位更加精準,瞄準80、90後對於玩具的需求。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 圖片來源 / POP MART泡泡瑪特

POP MART合作供應商超過300家,每年換掉近100家,保持穩定合作的有50家,包括潮流玩具、二次元周邊、BJD娃娃、IP衍生品等多個品類。在產品銷售之外,圍繞社交、交易、娛樂等進行多元創新嘗試;巧妙把握用戶的收藏心理,從產品開發、銷售方式設計和傳播上都充分刺激消費者的“癢”點,讓他們上癮。

▌ 單店月銷售額80-120萬

以POP MART在上海首個門店為例,這個面積不大的小店內約有2000-3000個SKU,單日銷售最高超過18萬元,店內商品的單價平均不足百元左右,這意味著這一天店內售出了約2000-3000件商品。而平日裡門店每個月的銷售額在80-120萬之間。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除了門店形式,還有近一半的POP MART店是以機器人商店的形式出現。從2017年5月開始,POP MART開始在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購物中心布點機器人商店。對品牌來說,這也是全新的嘗試,沒有門店和工作人員、場地佔用較少,在成本上有所減少。

贏商網瞭解到,2018將是POP MART快速擴張的一年,品牌計劃要在全國大面積鋪設500個售貨機,並且開設40家左右的門店。

05 Painting Tower

繪畫+零售&線上+線下共同撬動消費


▌ 最高一天有150人次到店消費

Painting Tower,成立於2015年,以自助繪畫為主、零售售賣為輔,客群定位在18-40歲女性,主打自助油畫為產品特色的手作品牌。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隨著消費者對體驗的方式要求越來越多,Painting Tower還在店內開放了美術專業考級培訓、輕餐、私人定製繪畫、零售工藝品和其他手工產品DIY製作的體驗。

目前,截至今年3月,Painting Tower在北京、成都、重慶均有9家門店,門店面積在120~300㎡不等,客單價100~230元,最高一天真正在店內消費體驗的人次達到150人,節假日翻檯3次。同時,今年正在籌備在美國洛杉磯蒙特利爾公園的海外店。

▌ 4大核心優勢,通過線上課程突破地域和時間界限

而且與其他畫室品牌相比,針對行業時間和地域侷限的痛點,Painting Tower通過開通線上業務來補缺,將一些體驗門檻並不高的產品項目轉移線上,開通線上製作體驗,完善消費場景。

其核心優勢十分明顯:

  • 跟蹤熱點,降低會員“沉睡率”;
  • 不同門店,不同定位;
  • 跨界合作,提高會員榮譽感、儀式感;
  • 深挖潛在客群。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 圖片來源 / Painting Tower

2018年,Painting Tower在成都又成功簽約兩家門店,分別是合景泰富Ufun、龍湖西宸天街。並計劃於2019年進軍杭州。

06 字在

國內首個字文化創意品牌


▌ 一門與“漢字”有關的生意

深耕於“漢字文化”領域的文創品牌並不多見,而字在便是一個將漢字產品化,與活字印刷息息相關的深圳品牌,由。它的產品涵蓋了傢俱用品、飾品佩戴、茶、絲綢及陶瓷等,絕大部分都有與“字”有關的元素。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不但如此,在門店裡,你還可以看到各種古老的印刷機和活字模型,讓人彷彿置身活字印刷博物館中,感受傳統文化的不朽魅力。品牌創立的初衷,亦是為了傳承和保護中國古代四大分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文化。

▌ 用爆款思維做產品

為了“活化”活字,“字在”聯合諸多設計師與團隊,開發出數百款字文化創意產品,包括印章系列、婚慶系列、文具系列、首飾系列等文創衍生產品——

  • 一雙看似普通筷子,頂端實則為訂製的兩個活字,意為“筷活”;
  • 一個並不起眼的戒指,上面按順序刻著漢字筆畫,只要沾上印油,轉動戒指,便可在紙上“寫”出一個漢字;
  • 一個平平無奇的手機殼,細看竟全是廣東俚語,被放大的偏旁凸顯設計感,實現了地方特色的文化表達……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字在”目前已與來自各行各業多家第三方供應商達成合作,通過與“字在”文化的嫁接,把漢字文化真正的產品化,目前“字在”已經擁有200多項專利產品。

隨著產品線的日趨成熟,“字在”也進入了快速成長期。除了紮根深圳,“字在”也放眼全國,未來將以店、店中店、旗艦店三種形式出現,目前已在廣州、南寧、佛山、成都等地開了

15家店中店。西西弗、誠品書店便是其長期合作伙伴。

07 《讀者》

國民雜誌的線下文創店


▌ 不再“甘於”做雜誌,要開500餘家線下店

創刊於1981年的《讀者》,是幾代人成長的記憶,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巔峰時期更創造出銷量超1000萬冊的驚人成績。

而近年,這本國民雜誌也在試水線下店,此前曾先後在北京和深圳開出了讀者·書房讀者文化生活館等店,店內包含書籍、文創產品、家居用品、暢飲吧檯、卡座沙發等元素,充滿文藝氣息。

在經營方式上,“讀者文化生活館”採用小業態、特色化的連鎖經營模式。除了銷售書籍,店內還有玩具、女性飾品、家庭裝飾等各類文創產品供選擇。而這些銷售的產品,既有“讀者”文創產品,也有其他文創品牌的入駐。據瞭解,目前已有 20 名設計師的作品在《讀者》實體店內售賣。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讀者文化生活館將在全國計劃佈局 500 餘家實體店,目前已收到北京、南京、武漢等地邀約。為了保持館內的文化氛圍,讀者文化生活館不僅暫時不設加盟,”暫時也不設網店。

▌ 把“敦煌石窟”搬進集合概念店

除了“讀者文化生活館”,《讀者》近日還在上海開出了全國第一家集合概念店,面積共550㎡,在設計風格、空間陳設中融入了大量的《讀者》元素,就像是一本可以走進去的立體的《讀者》雜誌,涵蓋咖啡 、文創和文化沙龍等藝術空間。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 圖片來源:shanghaiwow

尤其令人矚目的是,作為來自西北的雜誌品牌,讀者把“敦煌石窟”搬進了概念店,選定了“絲綢之路上的藏經洞”這個意象,在讀者書店裡修建了一條長十二米的長廊。掛上敦煌藝術的圖畫,配上獨特的光束,意境優美,兼具佛窟的古樸氣質和現代美學的簡約風格。

作為一個以內容起家的品牌,與新型書店相比,讀兼具國民情懷和想象力,一定能在當中嶄露頭角。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 圖片來源:shanghaiwow


08 九木雜物社

以商場為主的精品小百貨店


▌ 打造高品質、高復購率、高性價比的店鋪新模式

2016年,晨光文具在晨光生活館基礎上推出九木雜物社,這是晨光生活館的升級版,同時也是晨光文具戰略升級的橋頭堡。門店以開在購物中心為主,採取工業化零售模式。

九木雜物社主打精品小百貨,經營精品雜物店,目標消費群為15至35歲的女性。以“蒐羅全球好物,滿足消費升級帶來的文創產品的消費需求。產品範圍覆蓋到箱包服裝、學生用品、生活用品、智能硬件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多來自於與晨光文具有合作的其他品牌商,文具領域也有“MD”、“Daycraft”等偏中高端品牌的入駐。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 圖片來源 : 九木雜物社

今年計劃開店150家

未來五年,將通過自建、收購、授權合作等多元化方式,打造多品牌管控模式及配套組織架構;積極和國內外IP合作,推出了IP衍生文具。

截止2017年,九木雜物社在上海、南京、無錫、蘇州、南通等5個城市擁有

25 家直營門店,2018年計劃開店150家

09 心居地複合書店

首創“文化便利店”


心居地是由佳兆業商業集團孵化的人文書店品牌,主打商務+生活的路線,定位白領和年輕群體,因此其選址注重在白領聚集的寫字樓,以及人口密集的社區。書店面積在100㎡左右,體驗品類分為圖書、二手書、香薰、Kindle電子書、花卉。體驗區域包括閱讀區、咖啡區等。


它們是新中產的新寵,這些文創品牌好看好玩還賺錢!

將書店的品類做“減法”

不同於其他複合書店品牌,心居地首創文化便利店”的概念,將書店的品類做“減法”。

  • 面積控制在150㎡,專注於圖書及閱讀周邊衍生品。比如,助閱讀的香薰、Kindle電子書等。
  • 增設線上線下二手書交易,開通廣州市內快遞到家的服務,最終打造文化網絡服務體系。居地還與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合作,心居地的會員可在線下書店和kindle電子圖書館,共享逾4萬冊圖書借閱體系。

▌ 今年開店5-8家

這樣的商業模式,也得到了資本的青睞,據瞭解,心居地已經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並計劃2018年在廣州、深圳等地開出

5-8家實體門店,以文化大力深耕“粵港澳大灣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