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脊柱畸形患者将坚强挺起胸膛,告别自卑,重拾自信……

脊柱畸形患者有福音了——

每位最高可获助5万元手术费

9月10日,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智善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中国梦·脊梁工程”公益项目正式落户我省。我省脊柱畸形患者有望挺直脊梁,重拾自信,贫困家庭的患者还可向该基金会申领最高5万元的手术费救助金。当日,“中国梦·脊梁工程”公益慈善项目揭牌仪式在南大二附院(下称二附院)举行。

脊柱畸形让孩子很自卑

“站立驼着背,躺下侧着睡,人前人后都自卑。”这是脊柱畸形患者的尴尬处境。脊柱畸形,通俗地说就是人的脊柱长歪了,它包括多种类型,如果左右方向长歪了,就叫脊柱侧凸;如果脊柱前后长歪了,就叫脊柱前凸或脊柱后凸,脊柱后凸比较常见,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罗锅”“地背天”等症状。我国目前有300万至400万脊柱畸形患者,手术难度大、费用高,成为他们恢复健康的最大困扰。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手术治疗更成为一种奢望。

高安市的小伟(化名)就是一名脊柱畸形患者。小伟4岁时一次高烧后逐渐出现驼背,父母带他到长沙、武汉等周边大医院求医,但也未能让小伟的背挺直。上小学后,小伟因为驼背遭到同学异样的眼光,为此他很自卑,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看到孩子遭人白眼,我的心中像压了块巨石,只要有假期,就带着孩子四处寻医。几年的奔波,使得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更加赤贫。”小伟妈妈说起给儿子治病的经历,难过得哽咽。

去年,小伟有幸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二附院骨科主任医师曹凯。经过全面检查与评估,小伟的驼背被诊断为脊柱结核后遗重度畸形,医生建议矫形手术治疗。在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救助下,小伟手术的矫形费用得到了解决,曹凯为他进行了多椎体截骨矫形手术,成功地将小伟“折叠”的脊柱完全矫正。术后3天,小伟便可以下地行走,终于挺起了胸膛,找回了自信。

少做低头族端正坐姿很重要

目前,我国青少年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最常见于青少年发育期,影响患者外观,严重者可影响胸廓发育和心肺功能,同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严重困扰患者和家属。“由于这项手术费用高,很多地区未将该病列入大病报销,在接诊过程中,有不少像小伟一样来自贫困家庭的脊柱畸形患者,因筹集不到手术费而无法得到及时医治。”曹凯说。

据统计,我国脊柱侧弯患者中,80%在10至15岁发病,且每年递增的30万脊柱侧弯患者中一半以上为青少年。据曹凯介绍,我省0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20.33%(928万人),而根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2%推算,我省此类患者人数约为19.56万人,按照其中10%的患者手术治疗量,应该有2万人须接受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病因还不明确,成因多是由于长期背负过重书包,或者生活中不良姿势所致。”曹凯说,脊柱侧弯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孩子长期低头看手机、玩电脑,长期弯腰、驼背、耸肩、头向一边歪等属于‘姿势性脊柱侧弯’,它的发病率并不少于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弯曲20度左右的患者外观看不出来,活动也正常,可等到发现驼背时,往往已经是弯曲30~40度了。”有专家表示,孩子脊柱发育状况常被忽视,大部分学校的体检中,脊柱检查并非必检项目,导致儿童脊柱侧弯未能及时被发现并提早干预。

公益基金助力脊柱畸形患者

为救助贫困患者,让他们挺直脊梁,二附院作为省内唯一合作单位,与智善公益基金会于9月10日联合启动了“中国梦·脊梁工程”公益慈善项目。凡是家庭贫困的脊柱畸形患者,均可登录智善公益基金会官网申请救助。医院及智善公益基金会将根据患者申请,在调研评估的基础上,对申请的患者给予每人最高5万元的手术费救助。

另据了解,为帮助贫困家庭,二附院社工部今年6月20日联合省慈善总会,发起了“慈善医疗救助基金”,为贫困家庭患者提供专病专项重大疾病精准医疗救助,目前已启动了首个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救助项目;而在去年4月份,该院与省民政厅签署“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协议,同年免费收治患儿101例,共免除医疗救治费120万余元,使残疾孤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

为了救助更多的贫困患者,二附院不断将爱演绎下去…… (杨君琴 本报记者 钟端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