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師傅,曾國藩偶像,火燒和珅專車的御史謝振定

嘉慶師傅,曾國藩偶像,火燒和珅專車的御史謝振定

在湖南漣源市金石鎮有一處“樂愷堂”,在這塊橫匾左右,一副楹聯彰顯著這片宅院曾經主人的風光偉績“御史燒車彰正氣,翰林課子振家聲”。

能擔得起這幅楹聯的主人家,必屬非常人物,況且,在這樂愷堂的正廳上方,還掛著嘉慶皇帝御筆所提的“太學”匾額,而什麼如“父子翰林”、“翰林第”、“文魁”、“金紫誥封”等匾額比比皆是。這是怎樣的一個曠世奇才?

這個牛人就是嘉慶皇帝的師傅,晚清第一重臣曾國藩的偶像,謝振定。

謝振定出生在書香世家,先天條件免去了考慮學區房的煩擾,在家裡就能夠完成學業。謝振定的啟蒙老師是自己的父親謝再詔(好名字),功名經歷是優稟生、乾隆壬午科(1762)副舉人,教起書來自然不在話下。同學們是自己的兄長們,各個基本素質不錯,如長兄謝振宇進士出身,三兄謝振寧後來中得舉人,沒有被帶跑偏的可能。

優良的種子,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氛圍,謝振定的學習之路自然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他十歲前就讀完了儒家經典十三經,24歲時中得舉人,27歲時高中進士,授編修,成為翰林,進入了培育大清高級文官的搖籃。

從此謝振定開始了在翰林院編修工作,主要工作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作為清帝國一名高級實習生,他勤勤懇懇的做了14年,直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才被朝廷任命為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大概相當於今江蘇、浙江、江西三省共同的紀委書記),不久又署兵科給事中(軍事監察),這是一種“掌侍從規諫,稽察六部之弊誤,有駁正制敕之違失、章奏封還之權”的官員,文武監察兩手抓,品階不高,權力極大。

嘉慶師傅,曾國藩偶像,火燒和珅專車的御史謝振定

在謝振定在此任職期間,有一次巡視乘糧船巡視南漕,駛入瓜州時,突遇橫風,船不得行,謝振定隨即祈禱於神,不久風向變為順風,船得以繼續向前,隨後,又請建了風神廟,從此但凡當地有渡江者,皆為順風,被神話為“謝公風”。

做人至正,鬼神都怕,偉哉!謝振定。

放火燒車

當然,謝振定在做御史期間,如果僅僅憑藉類似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借東風似得事情,必然不值得史冊大書特書。關鍵是他一把火燒了和珅的專車。

那是在嘉慶元年(1796)初,儘管此時的乾隆皇帝已隱退為太上皇,但誰都知道這會的嘉慶帝僅僅是個傀儡擺設,國家的大小事拿主意的還是老皇帝,禪而不讓,退而不休,權力面前,父子之情寡淡到不及一碗涼水有滋味。

寵臣和珅此時依舊聖眷在隆,在乾隆給他搭建的權力舞臺上飛揚跋扈的活著,老皇帝離不開這位能辦事、肯背鍋的大臣,傀儡新皇低眉順眼,不敢有任何造次,日子還像以前一樣的過著。

但總會有一些意外發生,謝振定與和珅小舅子聯袂上演了這場意外。

這天謝振定在北京東城巡視,突然聽得前面喧譁,上前一看,是一隊車駕,豪車駿騎,令人側目。可惜坐好車的不一定是好人,這車隊前面,有一批惡奴揮鞭開路,躲閃不及的路人紛紛慘叫,車駕在巷子裡橫衝直撞,甚為囂張。

目睹如此,老謝怒髮衝冠,在京城,在御史眼皮底下如此目無王法,這還了得。便讓左右軍士上前擒拿詢問,準備鞭笞,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一問之下,這乘車人來頭不小啊,是和珅和大人小妾的弟弟,也就是和大人的小舅子。

謝振定一下子愣住了。

小舅子囂張慣了,壓根就沒把一個小小的御史放在眼裡,在他的概念裡,一切都有姐夫幫他來搞定,姐夫和大人就是他的天。

小舅子出遊的興致不僅被打斷了,眼看還要捱揍,自尊心受到了重創,他要發洩,要讓這御史出醜,他扯著嗓子大喊了起來:“你敢打我?我乘坐我家老爺的車,你憑什麼打我!”

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你打老子啊,你敢打老子嗎?老子坐我大舅哥的車,管你啥事?

看著這隻跳樑小醜如此討打,謝振定決定滿足他的願望。指揮隨從,將其按在地上,剝去衣衫(侮辱性真高),這一頓好打。

伴隨著和珅小舅子捱打慘叫的背景音樂,謝振定又盯上了那輛裝飾華麗,龐然大物的車,他決定一不做二不休。

謝振定開口道:“此等腌臢潑才,已經侮辱了這輛車,和大人豈能夠再坐(此車豈復堪宰相坐耶)?”於是乎,他一把火燒了這輛車,徹底治癒了和珅的選擇困難綜合徵。

一輛燃燒的宰相座駕,一位鐵面錚錚的御史,一個趴著的衣衫不整傷痕累累慘叫不止的爛人,圍觀的群眾興奮了,人群沸騰了,高呼:“好御史,真牛逼!(此真好御史矣!)”。

嘉慶師傅,曾國藩偶像,火燒和珅專車的御史謝振定

火燒之後

當街火燒宰相專車,暴打宰相小舅子,謝振定整完了惡奴,背後的主人必然要出來找他晦氣。

和珅不開心了,打狗還得看主人,更何況還是他的小舅子。想當初他的一個奴才劉全,被御史曹錫寶參奏蓋房逾制,他當晚要求劉全將房拆的一乾二淨,待得欽差第二天勘察,全無實證,曹錫寶獲得誣告罪名,收拾東西滾回家了。

謝振定這一次行為,更為惡劣,明面是整飭了他小舅子,但實際上燒的、打的都是他和珅的臉。

此時,和珅的臉還是非常金貴的,定不能輕饒了謝振定,否則,此風一開,他的臉會很快會被打成粉末。

依照以前,乾隆帝還在位時,謝振定必死無疑。但現在老皇帝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大清江山遲早要交給嘉慶皇帝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啊。況且,以前家奴飛揚跋扈的事情多了,也沒見到誰整的這麼狠,今時不同往日,謝振定此時二愣子的做法,是不是得到了誰的授權,是一種試探呢?

皇位更迭,是非最多。

和珅也看不清楚了,前思後想了一番,這次放下了屠刀,找了個機會,把謝振定罷官趕走了。

謝振定揮了揮手衣袖,告別了京城,告別了大清的官場,自此,寄情于山水。

謝振定在罷免前,燒車之事已經傳遍天下,被天下人冠以“鐵面御史”、“今之董宣”、“燒車謝御史”等之名,罷官後遊歷山水時,所到之處,無不奉筇屐迎,受歡迎程度輕鬆碾壓今天的超級巨星。公道自在人心。

在遊玩期間,謝振定本著窮家富路的原則,揮金如土,瀟灑之極,曾有人嘗勸之,謝老闆道:“人活著就是要舒坦,不能做金錢奴隸,身外之物,花完拉到”。

官復原職

四年後,既嘉慶四年(1799)2月初,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戀戀不捨中閉上了龍眼,嘉慶皇帝終於正式以皇帝身份開展工作了。

隨即,和珅被參,奪職下獄,15天后被賜死。一代權相去了地下去追隨自己的主子了,但願他的腳步能夠快點,能夠追上這相差了15天的路程。

有人倒黴就有人走運。聖旨下,謝振定起復了。

謝振定的能力的確很強,聖命他主事禮部,他能夠做到條陳甚悉。5年後,又被任命為司儀員外郎,主考陝西、江南,公平公正的為國家取材。嘉慶十一年(1806),又任順天府通州糧廳,在職期間,他修有江灣故道,並主持開鑿果渠、溫榆河等運河,保障了漕運暢通。

謝振定崇尚大義,在京任職期間,在多處修有義莊,凡同鄉客死京師者皆於此葬之。師友中有貧困而不能安葬者,他經常自掏腰包,解囊資助。所作所為,堪稱楷模。

嘉慶十四年(1809)五月的一天,謝振定手書“正大光明,通天達地”8個字,擲筆而逝,時年57歲。

尊榮身後事

謝振定去世消息傳來,清廷震動,滿朝皆哀。

曾經作為徒兒的嘉慶帝,御筆寫下悼詞“朕當太子,先生為傅;朕登大寶,先生為輔;朕今渡河,為先生訃”,短短24字,飽含深厚情誼。又親筆題寫了神主牌:“祖之臣,父之功臣,朕之先生,謝公振定老大人之神主”,尊榮之極。

道光年間,河南裕州知州謝興嶢,進京面聖。謝興嶢在君前報完戶口,道光帝疑惑了:“你一個湖南人,這普通話(京師語)怎麼講的這麼好?”

謝興嶢道:“我爹是謝振定,我從小在京城長大(北漂二代)。”

道光帝這才恍然大悟,頷首道:“原來是燒車御史之子。”御口一開,“燒車御史”四字稱呼被最高領導認定,成了謝振定名垂青史的第一標籤。

此後,在謝振定的孫子輩中,謝邦鑑又中的進士。謝家出現了“父子兩翰林、祖孫三進士”的科第盛況,後續的曾國藩家族也不曾達到這個高度。

在古龍作品《風雲第一刀》中,李尋歡家族是一門七進士,但畢竟是虛構小說,算不得數。而謝振定家族確實貨真價實的進士,如果擴大到他的兄弟輩、兒孫輩,中得七個進士不在話下。

謝震業生前主要的工作是做官,另外也兼職做文章,有《知恥齋集》、《清史列傳》傳於世。

在道光壬辰年(1832),謝振定入祀“鄉賢祠”,其生平載入國史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