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基層四日行,探訪中國最美獸醫(第一篇)

河南基层四日行,探访中国最美兽医(第一篇)

河南基层四日行,探访中国最美兽医(第一篇)

河南基層四日行,探訪中國最美獸醫

河南是中國的蛋雞養殖大省,獸醫從業人數眾多。然而隨著養殖集團大型集約化養殖場的出現(最大體量能達到240萬羽),不僅是小型養殖場被衝擊,基層獸醫也受到了相應的衝擊。集約化養殖場有自己的養殖模式,統一管理,依照免疫流程開展工作,疫病控制較好,發病較少,而且有自己的獸醫做技術支持。小型養殖戶是基層獸醫主要的客戶群體,這個群體的減少直接影響到獸醫的收入,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基層獸醫勢必要做出調整,順應新形勢。

筆者用4天時間走訪了河南鄭州市、新鄉市、鶴壁市、西平縣,採訪了幾位具有代表性的基層獸醫,去走近他們,瞭解他們的未來計劃以及正在做的無抗養殖。

河南基层四日行,探访中国最美兽医(第一篇)

官方獸醫代表

河南基层四日行,探访中国最美兽医(第一篇)河南基层四日行,探访中国最美兽医(第一篇)

盧範,1960年生,1982年畢業於百泉農專、畜牧獸醫專業。資深獸醫師,專注於流行病控制。是無抗養雞的倡導者、踐行者。

盧範是河南南陽南召縣畜牧獸醫站的官方獸醫,1982年畢業之後就一直從事畜牧獸醫專業的工作。問到他為何選擇這個專業時,盧老師很是感慨,當時他在生產大隊工作,大隊養的5頭牛接連因為不懂養殖技術而受外傷死亡,這件事情給了他很大的觸動,要知道在當時環境,牛就是生產力,是寶貝,死5頭牛是生產隊全體社員的損失。所以在恢復高考後他毅然選擇了畜牧獸醫這個專業。並在畢業之後從事這個專業直到現在,足足36個春秋。

基層獸醫工作涵蓋範圍很大,各類家畜家禽的診療,防疫,繁殖,無害化處理等都有涉及。盧範1982年畢業後即在基層工作,經過兩年的實踐摸索,將自己的研究工作方向定位在了家禽類疾病防控。

多年的基層工作,令他體會到學校裡學到的基礎理論知識是最有效的,也是讓他收益最多的,這些知識奠定了他日後成長的基石。40%的理論,60%的實踐,獸醫需要與實際接軌,根據市場變化而調整自我定位。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集約化養殖不斷取代散養,獸醫的工作也在順應發展。

盧老師心目中的獸醫有以下幾個層次:

1

診療獸醫:有病治病,接診形式。這個層次的獸醫無法與現代化畜牧業同步的。很多基層獸醫最初的形式就是診療獸醫。

2

疫苗獸醫:依靠疫苗解決問題,預防疾病發生,但實際發病時沒有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

3

疫苗+藥物獸醫:80%基層獸醫處於這個階段,依靠疫苗和西藥結合使用,這就導致了疫苗過度接種,抗生素過度使用以及藥物殘留等問題。

4

保健獸醫:現在有些獸醫宣傳自己是保健獸醫,改善養殖動物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根據疫病情況合理使用疫苗,減少使用獸用抗菌藥。

5

要做與社會共贏有社會責任感的獸醫:

a) 與政府共贏,響應政府號召

b) 與環境共贏,養殖量要符合當地環境承載量

c) 與消費者共贏,讓消費者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與養殖戶共贏,養殖戶經營辛苦,要讓他們的付出和所得成正比

在談到與社會共贏有社會責任感這一層次時,作為無抗養雞的倡導者、踐行者的盧範老師展示給我們他研究出來的600天高產蛋雞無抗養殖法,他的理論是“開口用藥壓一壓”,並分享了他認為推行無抗養殖需要面臨的問題。

1.養殖場相互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可控。河南作為人口大省,農業種植大省,土地資源緊缺。很難做到場與場的隔離。

2. 養殖場空氣、飲水不可控。空氣沒有淨化設備,飲水來自於自打井,無過濾、消毒設施,無法做到飲水安全。

3. 養殖場飛禽、鼠、昆蟲等傳播媒介不可控。

這些問題需要基層獸醫和養殖戶共同努力去解決,無抗養殖是中國養殖業未來必須實施的方向,為了食品安全,獸醫要引導養殖戶從科學健康養殖入手,逐步讓無抗養殖切實執行下去。

盧老師常年工作在一線,身體瘦弱,皮膚黝黑,但是精神矍鑠,由於身體出了些問題才暫時離開一線在家休養,短暫的採訪已經讓我們感受到盧老師對養殖業的熱愛以及對未來行業發展的信心。希望盧老師早日康復,重返一線,帶領著養殖戶將養殖業發展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