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宗宗門門都是互通互攝,都以明心見性、解脫成佛爲宗旨

關於佛法,本來是無話可講。因為一切眾生,本具如來無漏智性,可惜大家不知道,於是認妄為真,不停地向外追求,所以迷失了本性。

佛教的宗宗門門都是互通互攝,都以明心見性、解脫成佛為宗旨

為此,釋迦老子出生於世,為我們說權、說實、說圓、說頓、說大、說小,滔滔不絕,後人總集為三藏十二部經。其實所有的佛法,講來就是一句話:都是為了明心見性下注腳。也就是說,各宗各派的修行目的,也不過是為了明心見性。

什麼叫佛性呢?佛性乃一切之根本,在眾生身上稱為自性;因為它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又叫做佛性;同時因佛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一切事物離開我們的佛性不能成立,所以又稱為法性。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我們的自性,所以叫一真法界。學佛就是要認識我們的佛性,認識宇宙生命的本質,即明心見性。佛教的宗派雖多,修來修去都歸於此。所以說,方便多門,歸元無二,都一樣的。

我們的佛性不在別處,就在一切作用處。所以明心見性並不難,因為我們時時刻刻不離這個自性。離開佛性,我們就不能動彈了。

現在我們能夠走路、能夠穿衣吃飯、能夠工作說話,這都是佛性的妙用。就是我們自個兒迷惑不知道,因為我們總是著外境,取外相,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其實我們的佛性時時刻刻都在放光,所以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大道啊離不開,離開了就不行了,離開人就死了,人就不能動彈了嘛;所以“可離者,非道也”,假如可以離開的那就不是大道了,就不是佛性了。

佛教的宗宗門門都是互通互攝,都以明心見性、解脫成佛為宗旨。也可以說,本來沒有什麼宗派,為了眾生的需要出來了宗派之別。因人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在世時,講教理,對機說法,說八萬四千法門。

這八萬四千,不是個具體數字,是印度人的一個說法,就象我們中國人說成千上萬,是個大體數。

因有那麼多煩惱,佛也就說了這麼多對治煩惱的法門。其實,佛說一切法,“如筏喻者”,就象是過河的船哪,船的作用用來渡河,渡過河之後你要上岸啊,你要離開船,不要停在船上啊。

所以說法無實法,根本沒有什麼實法。因此《金剛經》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沒有實法,實實在在的法沒有,對機說說的,如“拈黃葉止小兒啼”,沒有實在的東西。

因為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自性嘛,要什麼佛法啊?大家本來是佛,只是不知道罷了,於是向外馳求啊,追求物質享受啊,造業受報,在無生死當中,冤冤枉枉受生死輪迴之苦,所以佛要出世指點我們。

這裡我們要知道一切法都不實在,都是借來用用的。我們要明瞭自己的個性,去覓一個合適的法,一門深入地修,就能成就了。

——元音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