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名头特大,他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有“诗魔”和“诗王”之美誉的白居易。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白居易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且读书刻苦,5岁就能作诗,9岁谙熟声韵,10几岁在家乡便小有名气。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白居易

有志不在年高。16岁的白居易,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怀揣济世安邦之凌云壮志,奔赴京城求功名,从而开启了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追梦历程。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问刘十九》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如果论才学、论德行,白居易参加国考一准能行。但按唐代的科举制度,国家选拔人才不光看考卷,还要看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二者综合之后才决定取舍。说是参考,有时后者的分量甚至更重。当朝权贵、学界名流以及与主试官关系密切之人,都有权推荐,并参与决定皇榜的名单和名次,这就是所谓的“通榜”。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琵琶女》

所以,应试的举子为增加及第的概率或争取好一点的名次,往往会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献给达官贵人和名流学士,以引起重视、赢得赏识、求得推荐。也就是通过“贵人相助”,来增加主考官的“印象分”,这就是当时风行的“行卷”。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长恨歌》

在这里,有人要问了:当时阅卷不糊名吗?这样的制度不滋生腐败吗?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鱼塘湖春行》

在考进士这一关,阅卷是不糊名的。而到了释褐试就糊名了。也就是说京试分两个层次:一是礼部试,举子经礼部试及第,成为进士,仅取得做官资格;二是吏部试,经吏部释褐试,通过“身、言、书、判”测试合格后,正式授以官职,不合格者须过三年再试。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白居易

至于滋生腐败,大家的担心一点也不多余。后来的“行卷”越来越变味,甚至完全变成了拉关系、走后门,可见吏治腐败之严重。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卖炭翁》

白居易初到长安之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对当时的文化名流、著名诗人顾况十分崇敬、仰慕。于是带上自己的诗作前去行卷,希望能够得到顾况的推荐。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顾况

递上名帖、道明来意之后,白居易恭敬地呈上了自己的作品。顾况看到“白居易”三个字,不禁打趣道:“白居易,长安米价正贵,你想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啊!”边说边打开了诗卷。当他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时,大为吃惊,忍不住赞叹道:“年轻人有前途,能写出如此诗句,在长安定居下来又有什么难的呢!”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赋得古原草送别》

顾况四处宣扬白居易的才华,对其极尽称赏提掖。在顾况的支持和激励下,白居易士气高涨、发奋图强,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在京城和学界的名气和声望日隆。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白居易

公元800年,28岁的白居易一举及第,高中进士。意气风发的他和同科进士一道来到慈恩寺,雁塔题名,以彰荣耀。自居易即兴挥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名句,由此不难看出金榜题名的他是多么的激动、兴奋、喜悦与得意!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慈恩寺题名

三年后,白居易得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官至盩至尉、翰林学士等职。

不可不看的唐代科举趣事之白居易“行卷”遇知音!

白居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