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考驗紛至沓來,物流人到底情歸何處?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疲於奔波的物流人身肩養家重則,不敢懈怠。但是,伴隨著市場大環境的風雲變幻,行業逐漸走向蕭瑟寒冬,物流人究竟該歸於何處,一時成謎。

生存考驗紛至沓來,物流人到底情歸何處?

物流在90年代或許是無人問津的高粱地,隨著市場利潤的逐漸顯現,部分物流人敏銳嗅到了行業的機遇,紛紛下到物流行業,想要分得一杯羹,助推了行業走向繁盛,但同時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先入場的自然賺的是盆滿缽滿,後來者只能撿漏或是另闢蹊徑。

紅海廝殺過後,市場相對飽和,藍海市場仍是尚待開發的寶石場,誰能獨佔鰲頭,確實難說,但是生存永遠是第一要務,市場發展走向也與個人與企業的命運緊密相連。

近幾年,物流平臺大舉興起,大大小小不一而足,加之資本的湧入,物流平臺無疑成了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市場準入門檻低,新舊勢力狹路相逢,小微物流企業生存面臨巨大威脅,尤其是個體司機也徘徊在生存的邊緣,身心方面的壓力也讓不少物流人忍痛離開,選擇轉行。

勢必要轉行的理由

家庭時間稀缺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相比其他行業而言,物流人的年薪或許相對可觀,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上。毫不客氣的說,物流人一年365天,大概會有300天都在路上,沒有多餘的時間陪伴家人,伴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於家庭的歸屬和依賴感更重,很多物流人會不忍與家人分開太久,於是考慮轉行。

不堪病痛困擾

很多物流人上路之後,吃住都在車上的一方小天地,吃飯要麼車上速食隨便吃點,要麼等到服務區吃頓好的。另一方面,如果送貨時間很趕,可能要連夜趕路,根本沒時間休息。長時間駕駛,加上飲食作息等不規律,物流人會有胃疼、頸椎疼、腰間盤突出等職業病。很多人剛開始會忍著病痛堅持下去,但是長此以往身體也難以承受,轉行是必然的事情。

收費名目繁雜

貨運市場競爭壓力大,很多司機只能藉由“降低運費”“返程車低價”等賺取微弱收益甚至不賺不賠,但是迎接他們的往往還有更重的考驗,諸如過路過橋收費、超載超限罰款、環保政策強制換車等更是加重了物流人的生存壓力,雖然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是對策永遠跟不上政府的新政策,罰則思變,很多物流人藉此契機想要轉行,你罰你的,我不奉陪了。

走出去還是死扛到底?

事實上,很多卡車司機或者物流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尤其是剛入行的物流人,很多都是貸款買車,對行業充滿著美好的希冀,也想早點掙到錢還完貸款,但是行業的諸多問題逐漸凸顯,很多物流人踟躕不前,轉行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因為換行其實也是在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戰,物流畢竟還是自己的看家本領,一旦踏入到不熟悉的領域,又要從頭開始,如果年紀小,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要養家,無異於賭博,不知道是死的更慘還是真的可以闖出生路。

在大環境的挑戰之下,也有不少物流人勇敢的留了下來,與人博弈其樂無窮,與行業共舞信心滿滿。國家和政府也看到了物流人的生存現狀,各項政策不斷出臺,補貼力度也在加大,這對物流人而言,自然是好事。但是留下來的物流人仍然希望國家在路政、運管、執法方面“網開一面”,給市場投以更多的關注,也給物流人更多的希望。

行業前景雖好,但是困境也依然存在,因此很難有堅持下去的人,但是堅持下去的人或許才能看到希望。物流人,想要轉行or死扛,都沒有對錯,只要堅定方向,一定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