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十分豪邁的一句話,使得康有爲、梁啓超一文不值

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它依然是一次重要的改變的嘗試!在戊戌變法中,有很多人都存在著爭議,比如說康有為,但是對於譚嗣同,人們往往充滿了敬仰之情。

譚嗣同十分豪邁的一句話,使得康有為、梁啟超一文不值

譚嗣同

譚嗣同出生在一個官二代的家庭,父親做到了巡撫的職位,但是這爺倆的關係搞得很僵。譚嗣同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學術水平也很高,年輕的時候就寫下了一部《仁學》,還組建過金陵測量學會,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譚嗣同的性格十分豪邁,跟大刀王五這樣的江湖草莽的關係特別好,自己也會武功,很像一個遊俠。所以他在戊戌變法中就像一個急先鋒,沒有不敢做的事。

譚嗣同十分豪邁的一句話,使得康有為、梁啟超一文不值

康有為

譚嗣同十分佩服康有為的學說,戊戌變法開始之後,他就積極的奔走,憑藉這已經捐來的知府這個起點,順利進入軍機處做章京。雖然只是秘書的職位,但譚嗣同十分霸氣的幹出了軍機大臣的活。在慈禧太后否決了設立懋勤殿,光緒皇帝給楊銳一道密詔之後,譚嗣同就按照康有為的設計,於9月18日晚上跑到天津小站去說服袁世凱。譚嗣同跟袁世凱說:“我僱好漢數十人,並電湖南召集好將多人,不日可到,去此老朽,在我而已,無須用公。但要公以二事:誅榮某、圍頤和園耳。如不許我,即死在公前。公之性命在我手,我之性命亦在公手。”這段話雖然豪邁,但是強扭的瓜不甜,這就為袁世凱日後反水埋下了伏筆。

譚嗣同十分豪邁的一句話,使得康有為、梁啟超一文不值

光緒皇帝

​在戊戌變法即將失敗之際,譚嗣同與大刀王五曾試圖用特殊手段劫持光緒皇帝,但沒來得及實施就被捕了。被捕前譚嗣同曾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相比於康有為、梁啟超的倉皇出逃,譚嗣同慷慨就義更加豪邁,更加讓人欽佩,而康梁反而有些一文不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