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风光的董卓其实危机四伏,东汉虽大却无他容身之处

董卓成功地进入了洛阳城,成功地掌握了禁军,成功地吞并了并州军队,一时可谓风光无二,大权独揽。

然而此时的董卓处境并不秒,甚至于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东汉帝国有六百多万平公里,共计十三个州,董卓控制了几个州?严格地说,一个也没有控制。因为,董卓只是在其中三个州中比较有影响力。

这三个州分别是凉州、并州和司州。但是董卓对这三个州的控制力也并不算很强。

表面风光的董卓其实危机四伏,东汉虽大却无他容身之处

先看凉州。我们习惯性地把称董卓为凉州军阀,是因为董卓在凉州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可凉州还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军阀——马腾和韩遂。这样说来,董卓只是控制了一部分凉州。

再看并州。因为吕布、王允都选择和董卓合作,所以董卓也算控制了并州。可吕布是以火并丁原出场的,所以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吕布既然能火并丁原,就有可能火并董卓。而王允从地缘上讲是并州系,可以取得董卓和吕布的认同。但从出身上讲,王允是士大夫集团的成员,也可以取得士大夫集团的认同。正因为王允有双重身份,所以董卓和王允的关系缺乏坚实的基础。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证明,王允一直与董卓貌合神离。

最后看司州。司州就是帝国政府的直辖州,它包括洛阳、长安为中心的地区。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城,而且取得洛阳禁军的支持,所以董卓对司州的影响力,谁也不能低估。

可问题是,在司州还有两个军政大佬——皇甫嵩和盖勋。皇甫嵩的父亲是太守,叔叔是将军,而盖勋的家庭是世代两千石。

在董卓进入洛阳前,这两个人的军政地位都高于董卓。在长安一线有盖勋和皇甫嵩这种人物,董卓对长安地区的控制力,也只是看起来较强而已。

表面风光的董卓其实危机四伏,东汉虽大却无他容身之处

在洛阳城内呢,董卓的地位自然非常高。但洛阳城是帝国都城,这里的豪门大族首脑和高级官员的数量可谓车载斗量。虽然董卓手握兵权,可以威慑他们,但是如果说这些人会完全看董卓脸色行事,未免也把董卓说得太了不起了。

如果董卓真敢无视他们的地位或利益,局势随时都有可能失控。董卓之所以能够暂时控制局势,主要是因为董卓并没有触碰大佬们的根本利益,所以大佬们都不愿意和董卓拼命罢了。否则,董卓随时都可能失败。

表面风光的董卓其实危机四伏,东汉虽大却无他容身之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约可以知道,董卓对凉州、并州、司州的控制,都是非常不充分的。至于其它十个州(豫州、冀州、徐州、兖州、青州、幽州、荆州、益州、扬州和交州),董卓可以说是毫无影响力。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谁处于董卓的位置上,都会充满危机感。危机四伏的董卓想破局,他用了什么办法呢?我们明天再聊。

表面风光的董卓其实危机四伏,东汉虽大却无他容身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