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场,为何美军不直接围困日军,非要一个岛一个岛攻下来

太平洋战场,为何美军不直接围困日军,非要一个岛一个岛攻下来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重创停泊在那里的美国舰队,同时向马来半岛与菲律宾进攻。虽然日本非常清楚,他们无法与美国进行一场持久战,他们却还希望美国在面对如此突然、惨烈的牺牲后能够愿意与日本进行协商,以让美国接受其在中国的侵略。但是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面对的是一场自知无法取胜的战争。

太平洋战场,为何美军不直接围困日军,非要一个岛一个岛攻下来

日本联合舰队

面对核武器的威胁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丧失,日本裕仁天皇与内阁开始重新考虑投降。日本帝国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英文V-J Day)正式宣布投降。最终的投降书是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的,此后麦克阿瑟将军开始负责日本的重建。这段时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军的占领期。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美日两国已经不处于敌对状态。

太平洋战场,为何美军不直接围困日军,非要一个岛一个岛攻下来

欧洲战场

其实是对于时间的要求,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只剩时间问题,日本战败也是这样,苏联势力已经进逼到欧洲腹地,这是美国无法改变的,但是只要尽快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并且在苏联还未登上日本领土之前就必败日本,那么东亚以及太平地区战后的利益就不会有苏联插手,所以为了抢时间,那么美军必须尽快将这些岛屿上的日军击败,特别是冲绳岛,因为这个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不但可以保证轰炸机里程覆盖日本全境,从此向南,向西也都可以将其作为一块跳板。

太平洋战场,为何美军不直接围困日军,非要一个岛一个岛攻下来

太平洋战场

日本的国家战略究竟是面向大陆,还是面向海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然没有结论,所以日本同时打着两场战争--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在工业能力、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日本根本不足以打赢这两场战争,所以日本帝国的失败和毁灭从战争一开始就不可避免了。

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